[发明专利]一种奶牛饲料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80704.5 | 申请日: | 2015-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6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郭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三兴饲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4;A23K1/16;A23K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6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奶牛 饲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畜牧饲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奶牛饲料。
背景技术
中国黑白花奶牛是中国产乳量最高、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奶牛品种,在正常饲养条件下,大部分母牛的产乳量均可达到一定水平,奶牛生长发育好坏与饲料日粮有密切关系,据农户饲养奶牛统计,饲料成本占鲜奶生产成本的60%以上,因此必须重视奶牛日粮配合,目前大多饲养户为提高收益,让奶牛的产奶量达到最大限,多采用以高热量的饲料,如大豆、鱼粉、酿酒副产品,甚至于鸡粪饲喂奶牛,但由于奶牛的消化器官特殊,其并不适应这类高热量的饲料,虽然产奶量有所提升,但容易产生各种营养代谢病。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营养平衡,能满足奶牛日常营养需要,饲料适口性好,成本低,对奶牛无不良影响的饲料。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奶牛饲料,其由以下原料组分组成:
白车轴草100-120份、紫羊茅80-90份、多花黑麦草50-60份、籽粒苋30-35份、无芒雀麦50-70份、黄鹌菜130-150份、小糠草100-110份、玉米青贮150-180份、次粉200-230份、甜菜粕140-180份、维生素B4-5份、DL-蛋氨酸0.35-0.4份、脂肪酸钙10-12份、纳豆枯草芽孢杆菌3-5份。
其中,白车轴草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和矿物质元素,具有很高的饲用和药用价值,适口性优良,消化率高,与玉米青贮搭配,可达到碳氮平衡,并可防止单食白车轴草发生臌胀病,与黄鹤菜搭配,能够清热凉血,安神镇痛,具有提高免疫力,预防乳腺炎和乳房肿痛。
紫羊茅适口性良好,粗蛋白质占干物质的21%,粗纤维只有24.6%,与多花黑麦草、无芒雀麦配合能够提高奶牛对有机物的吸收率。
多花黑麦草和无芒雀麦均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
籽粒苋柔嫩多汁清香可口,适口性好,营养丰富,干品中含粗蛋白质14.4%,粗脂肪0.76%,粗纤维18.7%,无氮浸出物33.8%,粗灰分20%。
小糠草的草质柔软,叶量丰富,适口性好,在较长的时期内能保持柔嫩、低纤维状态;
玉米青贮茎叶柔嫩多汁,可消化的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等养分含量丰富,经微生物发酵后,碳水化合物转化成乳酸、醋酸、琥珀酸和醇类,气味酸甜芳香,消化率高,适口性好,能增进家畜食欲,并有促进消化的功能。
次粉廉价易得,营养丰富,蛋白质水平显著高于玉米,添加木聚糖酶后的消化能水平接近玉米。
甜菜粕能够提高奶牛泌乳量,与纳豆枯草芽孢杆菌配合,可使乳牛瘤胃更加健康,从而减少瘤胃酸中毒、蹄病和热应激的发生,还可以延长奶牛的产奶寿命。
维生素B与DL-蛋氨酸配合,能够提高消化液分泌,促进肠胃蠕动,推动奶牛体内代谢;
脂肪酸钙可增加奶产量,改善奶品质延长泌乳高峰,可有效补充奶牛高产能量不足及血钙浓度的双重营养作用,减少热应激。
本发明奶牛饲料营养搭配均衡,不仅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还能提高牛奶质量,对预防乳牛营养代谢病,如酮病、肥胖综合症、消化机能障碍和皱胃变位、瘤胃角化不全等均有明显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奶牛饲料,其由以下原料组分组成:
白车轴草100份、紫羊茅80份、多花黑麦草50份、籽粒苋30份、无芒雀麦50份、黄鹌菜130份、小糠草100份、玉米青贮150份、次粉200份、甜菜粕140份、维生素B4份、DL-蛋氨酸0.35份、脂肪酸钙10份、纳豆枯草芽孢杆菌3份。
实施例2:一种奶牛饲料,其由以下原料组分组成:
白车轴草120份、紫羊茅90份、多花黑麦草60份、籽粒苋35份、无芒雀麦70份、黄鹌菜150份、小糠草110份、玉米青贮180份、次粉230份、甜菜粕180份、维生素B5份、DL-蛋氨酸0.4份、脂肪酸钙12份、纳豆枯草芽孢杆菌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三兴饲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三兴饲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07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