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5-6周龄肉大鸡抗热应激预混料和饲料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582037.4 申请日: 2015-09-11
公开(公告)号: CN105076866B 公开(公告)日: 2019-01-04
发明(设计)人: 胡洪;戴四发;闻爱友;王磊磊;华金玲;王淑娟;许金根;任清长;赵磊;王立克;董炳立;白晰;朱元召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科技学院
主分类号: A23K50/75 分类号: A23K50/75
代理公司: 合肥维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5 代理人: 吴明华
地址: 233000***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周龄肉大鸡 抗热 应激 预混料 饲料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5‑6周龄肉大鸡抗热应激预混料,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谷氨酰胺100‑150、酵母硒10‑20、双乙酸钠1‑2、乙酸钠1‑2、丁酸钠2‑3、苯乙酸0.5‑1、苯甲酸3‑5、虾青素2‑3、γ‑氨基丁酸5‑10、低聚糖100‑150、二次固体发酵绿茶渣650‑800。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5‑6周龄肉大鸡抗热应激饲料。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一种5‑6周龄肉大鸡抗热应激预混料和饲料,提高肉鸡抗热应激能力,缓解应激损伤,提高肉鸡在高温环境下的生长性能,促进肉大鸡生长,改善肉大鸡肠粘膜功能,降低肉鸡发病率,改善鸡肉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肉鸡饲料,尤其涉及的是一种5-6周龄肉大鸡抗热应激预混料和饲料。

背景技术

随着动物遗传育种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肉禽的生长速度和肌肉产量明显提高,但生长速度和肌肉产量的过度选育增强了机体对高温的敏感性。由于温室效应,地球气候持续变暖,夏季高温的范围逐也渐扩大,高温环境对家禽产业的影响将愈发严重。近年来,国内肉鸡产业发展迅速、成果显著,然而肉鸡“耐寒怕热”,特别是在生长后期阶段新陈代谢强度大、产热量高,且高密度和集约化饲养条件造成禽舍散热困难及环境温度偏高,极易引起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导致消化率降低、生长速度缓慢、肉品质变差,严重时会急剧提高肉鸡的死亡率。我国夏季每年普遍出现的高温天气都会对肉鸡产业造成巨大损失,研究缓解夏季高温环境下肉鸡氧化应激损伤的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6周龄肉鸡适宜生长温度是20-22℃,当室温超过28℃时,肉鸡会发生热应激损失,引起生理功能和新陈代谢紊乱,采食量和日增重显著降低,肉品质也急剧下降。安徽、江苏等地区夏季普遍会出现高温天气(温度大于30℃),有时甚至会出现极端炎热环境,导致直接经济损失平均达1元/只。然而,现在肉鸡饲料市场缺乏抗热应激饲料,无法满足肉鸡在夏季高温天气的良好生长,是肉鸡行业继续解决的一大难题之一。

肉鸡生长速度快、代谢旺盛,对应的能量代谢同样处于高水平状态,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差,极易受环境应激和惊吓。由于肉鸡的皮肤无汗腺,因此对高温应激更是敏感。肉鸡出栏前一周(5-6周龄),热应激使其生理功能紊乱,生长发育迟缓,并由此导致一系列的生理机能和器官功能下降,特别是会降低肉品质,造成PSE(苍白、灰色、多汁)肉,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5-6周龄肉大鸡抗热应激预混料和饲料,提高肉鸡抗热应激能力,缓解应激损伤,促进肉大鸡生长,改善肉大鸡肠粘膜功能,降低肉鸡发病率,改善鸡肉品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5-6周龄肉大鸡抗热应激预混料,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谷氨酰胺100-150、酵母硒10-20、双乙酸钠1-2、乙酸钠1-2、丁酸钠2-3、苯乙酸0.5-1、苯甲酸3-5、虾青素2-3、γ-氨基丁酸5-10、低聚糖100-150、二次固体发酵绿茶渣650-800。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谷氨酰胺100、酵母硒20、双乙酸钠2、乙酸钠2、丁酸钠3、苯乙酸1、苯甲酸5、虾青素2、γ-氨基丁酸8、低聚糖150、二次固体发酵绿茶渣707。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谷氨酰胺120、酵母硒20、双乙酸钠2、乙酸钠2、丁酸钠3、苯乙酸1、苯甲酸5、虾青素2、γ-氨基丁酸10、低聚糖150、二次固体发酵绿茶渣685。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谷氨酰胺150、酵母硒15、双乙酸钠2、乙酸钠2、丁酸钠3、苯乙酸1、苯甲酸5、虾青素2、γ-氨基丁酸10、低聚糖150、二次固体发酵绿茶渣660。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谷氨酰胺120、酵母硒18、双乙酸钠2、乙酸钠2、丁酸钠5、苯乙酸1、苯甲酸10、虾青素1、γ-氨基丁酸6、低聚糖130、二次固体发酵绿茶渣70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20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