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材加工用开平切割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82197.9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8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邵忠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鼎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2 | 代理人: | 叶丹 |
地址: | 23113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材 工用 开平 切割 一体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材生产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钢材加工用开平切割一体机。
背景技术
对于钢材生产加工企业来说,为了便于存放和运输,钢材通常采用卷辊式包装,在使用其加工产品的过程中,必须将因卷式存放而形成的弯曲形状进行整平。
由于整张钢板的面积较大,在利用钢板进行加工制作零部件前,还要先进行下料,即利用切割机对钢板进行条块切割。
目前适用于钢板开平和切割的机器都是独立设置,即将钢板通过开平机后,需要用车辆和航车吊装转移至切割机,按照尺寸要求进行切割,严重浪费了人力物力,并且降低了工作效率。
经过切割后的成品钢板,还需要工人将之移走至指定的码放地点进行码放,非常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钢材加工用开平切割一体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材加工用开平切割一体机,由开平装置、切割装置和吸盘码放装置组成,开平装置、切割装置和吸盘码放装置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所述开平装置包括开平机机架,开平机机架上设有电机,电机通过链条与一可将钢板开卷的传动辊连接,传动辊的出口处设有矫直机,矫直机内设有可将钢板矫直的压辊;所述切割装置设于矫直机的出口处,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两条轨道,两条轨道上滑动连接有切割架,切割架上滑动连接有切割机头,切割架由主动力装置驱动,切割机头由副动力装置驱动;所述吸盘码放装置设于切割装置的出口处,包括电磁吸盘、支撑弯臂和旋转底座,所述支撑弯臂设于旋转底座上,旋转底座由驱动装置驱动,可带动支撑弯臂旋转;支撑弯臂的另一端悬吊有电磁吸盘。
所述矫直机与交流电机连接,传动辊与压辊之间设有导辊。
所述主动力装置包括装在切割架上的主电机和连接在轨道上的主齿条,主电机的轴上装有与主齿条啮合的主齿轮。
所述副动力装置包括装在切割机头上的副电机和连接在切割架上的副齿条,副电机的轴上装有与副齿条啮合的副齿轮。
所述电磁吸盘可在支撑弯臂上设置的电机的带动下上下移动。
所述电磁吸盘包括外壳,外壳设有容腔和挡板,容腔内放置有铁芯、线圈和永磁铁,线圈环绕铁芯,永磁铁摆放在铁芯和挡板之间;一导线穿过挡板与线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开平装置的出料口处设置切割装置,在切割装置的出口处设置吸盘码放装置,在开平出板的同时,根据生产需要对钢板直接进行切割,省却了中途转运和吊装的过程;经过切割的成品钢板再经由吸盘码放装置吸取码放整齐,全程无需人工操作,节约了生产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切割机的切割架和切割机头的移动均由电机驱动,行进速度均匀,因而能保证切割缝隙的宽度均匀,进而保证了料板边缘的平滑;仅切割架的移动,可实现纵向切割,仅切割机头移动,可实现横向切割,在纵向切割完成后,接着就可实现横向切割,使切割效率大大提高。切割架和切割机头的同时移动,还可实现斜线和圆弧线的切割,实用性更强。
3、电磁吸盘吸拿钢板的过程中,线圈一直处于断电状态,仅在放置钢板时给线圈通电,能耗大大降低,较传统电磁铁吸盘可节省90%以上的电力消耗。另一方面,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磁场,可将用于吸拿钢板的磁力瞬间消除,钢板与电磁吸盘瞬间分离,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电磁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钢材加工用开平切割一体机,由开平装置、切割装置和吸盘码放装置组成,开平装置、切割装置和吸盘码放装置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所述开平装置包括开平机机架1,开平机机架1上设有电机2,电机2通过链条3与一可将钢板4开卷的传动辊5连接,传动辊5的出口处设有矫直机6,矫直机6内设有可将钢板4矫直的压辊7。矫直机6与交流电机连接,传动辊5与压辊7之间设有导辊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21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