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达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82714.2 | 申请日: | 2015-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9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古馆荣次;藤原广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H02K1/2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蔡丽娜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式的马达。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具有如下结构的马达:在马达机壳设置空气吸入孔和空气排出孔,在空气吸入孔的周边和空气排出口的周边产生气压差,并在马达内部产生风,散出马达内部、特别是定子和电路板的热量。
例如在美国专利第07977831号公报公开的马达中,在马达机壳设置有气孔。而且,利用马达底部的空气吸入孔与气隙的开口部之间的气压差,使风在马达内部流动,将马达内部的热从气隙散出。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07977831号公报
与此相对,近来伴随着汽车的电动化,在汽车搭载有多个电子元件。因此,为了防止电子元件的误动作,对汽车用部件强化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散出量的限制。而且,有以下风险:在马达机壳设置气孔的情况下,特别是从定子的线圈端产生的电磁波从孔直接散出到马达机壳外部,使其他电子元件产生误动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维持马达的散热性能且降低从马达产生的电磁干扰散出量。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具有旋转部、静止部以及轴承机构,所述静止部配置在所述旋转部的周围,所述轴承部将所述旋转部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静止部旋转。所述旋转部具有多个磁铁。所述静止部具有配置在所述旋转部的周围的定子和覆盖所述定子的上表面且具有导电性的外罩,所述定子具有定子铁芯和线圈,所述定子铁芯包括铁芯背部和多个齿,所述线圈隔着绝缘件卷绕于所述定子铁芯。在俯视时,所述外罩在相邻的所述齿的周向间隙的至少一处具有开口,所述外罩与接地电位连接。
根据本发明,能够维持马达的散热性能且能够降低从马达产生的电磁干扰散出量。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平面图。
图2是马达的纵剖视图。
图3是旋转部的平面图。
图4是旋转部的仰视图。
图5是旋转部的纵剖视图。
图6是旋转部的纵剖视图。
图7是转子铁芯和磁铁的仰视图。
图8是转子铁芯的仰视图。
图9是转子铁芯的纵剖视图。
图10是转子铁芯和磁铁的放大图。
图11是其他例子的旋转部的纵剖视图。
图12中,(a)是定子的平面图。
图12中,(b)是透视外罩和线圈而示出的马达的平面图。
图13中,(a)是示出设置于外罩的开口的其他形状的平面图。
图13中,(b)是示出设置于外罩的开口的其他形状的平面图。
图13中,(c)是示出设置于外罩的开口的其他形状的平面图。
符号说明
1:马达;
2:静止部;
3:旋转部;
4:轴承机构;
5:电路板;
23:轴;
31:转子铁芯;
32:磁铁;
33:树脂部;
41:轴承(上轴承、下轴承);
311:外铁芯部;
312:内铁芯部;
313:连结部;
331:上树脂部;
332:下树脂部;
333:内周树脂部;
334:内侧筒状树脂部(筒状树脂部);
335:外侧筒状树脂部(其它筒状树脂部);
336:肋部;
541:外铁芯构件;
551:铁芯大径部;
552:铁芯小径部;
561:浇口痕迹;
564:叶轮安装部;
566:第1下侧铁芯支承痕迹(第1铁芯支承痕迹);
567:第2下侧铁芯支承痕迹(第2铁芯支承痕迹);
571:树脂大径部;
572:树脂小径部;
573:树脂阶梯部;
J1:中心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将马达1的中心轴线J1方向的图2的上侧简称为“上侧”,将下侧简称为“下侧”。另外,上下方向并非表示组装入实际设备中时的位置关系和方向。并且,将平行于中心轴线J1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1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27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无线监控的发电机减震装置
- 下一篇:对电网的谐波源进行监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