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电方法、充电器及被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83145.3 | 申请日: | 2015-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266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贾广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方法 充电器 装置 | ||
1.一种充电方法,用于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充电器的第一充电参数发送给被充电装置;
实时接收所述被充电装置根据所述第一充电参数返回的第二充电参数;
根据所述第二充电参数,对所述被充电装置进行充电;
其中,实时接收所述被充电装置根据所述第一充电参数返回的第二充电参数的步骤包括:
实时接收所述被充电装置根据第一充电参数、被充电装置的第三充电参数、被充电装置的实时温度信息以及充电器的实时温度信息确定的第二充电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充电器的第一充电参数发送给被充电装置的步骤包括:
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充电器的第一充电参数发送给被充电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充电器的第一充电参数发送给被充电装置的步骤包括:
基于握手协议与被充电装置进行匹配;
匹配成功后,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充电器的第一充电参数发送给被充电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握手协议与被充电装置进行匹配的步骤包括:
基于握手协议利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被充电装置的唯一标识;
根据所述被充电装置的唯一标识和该充电器的唯一标识,实现一对一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充电参数,对所述被充电装置进行充电的步骤包括:
利用所述第二充电参数对所述被充电装置进行充电;
充电过程中实时监测充电器的工作状态,并实时接收与其匹配的被充电装置的工作状态;
在所述充电器的工作状态和/或被充电装置的工作状态出现异常时,停止本次充电。
6.一种充电方法,用于被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充电器发送的所述充电器的第一充电参数;
根据第一充电参数向所述充电器实时返回第二充电参数,由所述充电器根据所述第二充电参数对该被充电装置进行充电;
其中,根据第一充电参数向所述充电器实时返回第二充电参数的步骤包括:
根据第一充电参数、被充电装置的第三充电参数、被充电装置的实时温度信息以及充电器的实时温度信息实时确定第二充电参数;
将所述第二充电参数发送至所述充电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充电器发送的所述充电器的第一充电参数的步骤包括:
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接收充电器发送的所述充电器的第一充电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接收充电器发送的所述充电器的第一充电参数的步骤包括:
基于握手协议与充电器进行匹配;
匹配成功后,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接收充电器发送的所述充电器的第一充电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握手协议与充电器进行匹配的步骤包括:
基于握手协议利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充电器的唯一标识;
根据所述充电器的唯一标识和该被充电装置的唯一标识,实现一对一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方法还包括:
充电过程中实时监测被充电装置的工作状态,并实时接收与其匹配的充电器的工作状态;
在所述被充电装置的工作状态和/或充电器的工作状态出现异常时,停止本次充电。
11.一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数发送模块,用于将充电器的第一充电参数发送给被充电装置;
接收调整模块,用于实时接收所述被充电装置根据所述第一充电参数返回的第二充电参数;
充电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充电参数,对所述被充电装置进行充电;
其中,所述接收调整模块包括:
接收调整子模块,用于实时接收所述被充电装置根据第一充电参数、被充电装置的第三充电参数、被充电装置的实时温度信息以及充电器的实时温度信息确定的第二充电参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发送模块包括:
参数发送子模块,用于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充电器的第一充电参数发送给被充电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314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