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帧转发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83550.5 | 申请日: | 2015-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74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田新雪;马书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701 | 分类号: | H04L12/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宋扬;黄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转发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帧转发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第一叶子节点交换机的接收端口在接收到的数据帧中增加报文头获得待转发数据帧;将待转发数据帧发送给与第一叶子节点交换机连接的根节点交换机,以使根节点交换机依据目的MAC地址将待转发数据帧发送给第二叶子节点交换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叶子节点交换机的接收端口接收到的数据帧都转发到第二叶子节点交换机的出端口,不需要通过动态学习MAC地址建立MAC地址表,当交换机接收到的数据帧急剧增加时,避免MAC地址表容量不足;另外,通过在数据帧中增加包括目的MAC地址的报文头,保证了该数据帧即使是非以太报文,也可对其进行成功转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帧转发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信技术领域中,以太网交换机是转发数据帧的重要设备,以太网交换机依据接收到的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查询MAC地址表获取该目的MAC地址对应的出端口号,以便将该数据帧转发到该出端口,若该MAC地址表中不存在该目的MAC地址对应的表项,则以太网交换机通过动态学习MAC地址在MAC地址表中建立包括该目的MAC地址的表项。
由于MAC地址表中目的MAC地址与出端口号的对应关系的个数会随着数据帧数量的增大而增加,若以太网交换机接收到的数据帧急剧增加时,会导致MAC地址表容量不足,导致以太网交换机无法将接收的所有数据帧都成功转发出去;另外,若以太网交换机接收到的数据帧是非以太报文时,由于非以太报文没有源MAC地址也没有目的MAC地址,导致以太网交换机将无法转发非以太报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帧转发方法及装置,以避免MAC地址表容量不足,同时能够转发非以太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数据帧转发方法,包括:
第一叶子节点交换机的接收端口在接收到的数据帧中增加报文头获得待转发数据帧,所述报文头包括目的MAC地址,所述目的MAC地址是与所述第一叶子节点交换机的接收端口唯一对应的第二叶子节点交换机的出端口的MAC地址;
所述第一叶子节点交换机将所述待转发数据帧发送给与所述第一叶子节点交换机连接的根节点交换机,以使所述根节点交换机依据所述目的MAC地址将所述待转发数据帧发送给所述第二叶子节点交换机。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数据帧转发方法,包括:
根节点交换机接收与其连接的第一叶子节点交换机发送的待转发数据帧,所述待转发数据帧是所述第一叶子节点交换机的接收端口在接收到的数据帧中增加报文头后获得的数据帧,所述报文头包括目的MAC地址,所述目的MAC地址是与所述第一叶子节点交换机的接收端口唯一对应的第二叶子节点交换机的出端口的MAC地址;
所述根节点交换机依据所述目的MAC地址将所述待转发数据帧发送给所述第二叶子节点交换机,以使所述第二叶子节点交换机依据所述目的MAC地址将所述待转发数据帧发送到所述出端口。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叶子节点交换机,包括:
报文头添加模块,用于在接收端口接收到的数据帧中增加报文头获得待转发数据帧,所述报文头包括目的MAC地址,所述目的MAC地址是与所述叶子节点交换机的接收端口唯一对应的另一叶子节点交换机的出端口的MAC地址;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待转发数据帧发送给与所述叶子节点交换机连接的根节点交换机,以使所述根节点交换机依据所述目的MAC地址将所述待转发数据帧发送给所述另一叶子节点交换机。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根节点交换机,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35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虚拟路由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群组消息提示方法及服务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