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型雨量计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83597.1 | 申请日: | 2015-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6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陈静;柴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汉康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W1/14 | 分类号: | G01W1/14;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雨量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监测领域,具体涉及改进型雨量计。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高原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69%,每年都产生大量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而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的一个主要诱发因素便是降雨.因此,如何实时、准确的获取降雨资料,对于地质灾害的预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雨量计是气象及社会各相关部门普遍应用的测量降水的仪器,总的分为人工测量和传感器测量两种方式。而传感器测量又可以细分为等多种类型的雨量计。但每种类型的雨量计在精度或是操作性都有一定的缺陷,不是十分完美.比如翻斗式雨量计测量的精度受降雨强度大小的限制,雨越大,测量越不准;而虹吸式雨量计需要经常性的现场记录测量以及更换记录纸,这给野外监测带来了不便;超声波雨量计则由于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受介质的密度、浓度、温度、压力等因素影响,其测量精度较低。另外现有的各种雨量计在野外使用过程中,容易被杂质堵塞从而影响雨量测量的准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改进型雨量计,该雨量计功耗低、测量精度高、能够实现远距离传输且不易被杂质堵塞,保证了测量的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改进型雨量计,包括壳体、盛水器、虹吸管和安装在壳体顶部的过滤罩,所述壳体内部顶部开口下方还安装漏斗,漏斗下方连接盛水器;所述盛水器底部连接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连接在数据采集器上,在盛水器的侧面上还设置虹吸管。当开始降雨时,外部雨水通过顶部的过滤罩后经过漏斗进入盛水器内,盛水器内的水位逐渐上升,当降雨量达到虹吸点高度时,盛水器内的水便会通过虹吸管将水排出,盛水器内的水位也就相应的下降了。当开始下雨且降雨量没有达到虹吸点高度时,那么这段时间的降雨量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传给数据采集器上的单片机的电压数据换算出来.但是当降雨量达到虹吸点高度,开始出现虹吸现象时,雨量计便工作在一种一边接水一边放水的状态.由于虹吸管排水的速度远大于降雨的速度,最终盛水器内的水还是会被排出,只是排水的时间要比没有降雨时的虹吸排水时间长一点,根据这一规律,利用现有的计算公式即可得出最终雨量的变化信息,通过数据采集器上的GSM模块实现远程传递,无需现场记录数据,实现远程监控。该雨量计采用压力传感器进行测量,保证了测量的精度,该雨量计中仅有数据采集器需要耗电,耗电量较低;在雨水的入口端上设置的过滤罩能够将外部的杂物阻隔在外部,避免杂物进入雨量计内部引起堵塞,影响最终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避免外部杂物聚集在过滤罩上,影响过滤罩的过滤效果,所述过滤罩为半球形结构,球面朝外,罩住整个壳体的开口。由于过滤罩为半球形结构,落在过滤罩上的杂质不易堆叠,能快速落到地上,从而保证过滤罩的过滤效果。
所述壳体包括顶部的盖体、中部的盛放腔体和底座,其中的盖体、盛放腔体和底座依次连接为一体结构,盖体的宽度大于盛放腔体,把整个盛放腔体罩在下方。盖体能够保护整个盛放腔体,避免雨水中盛放腔体与盖体形成的缝隙中进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
由于虹吸管内残留的水柱会影响测量结果的精度,为了保证降雨达到虹吸点能够正常虹吸且无滴漏现象,同时当虹吸完后,管内还不会残留水柱,所述虹吸管为弯管,弯管的弧度范围在29°-31°之间。
为了保证虹吸的速度,所述宏吸管的管内径范围为6-7mm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雨量计采用压力传感器进行测量,保证了测量的精度;该雨量计中仅有数据采集器需要耗电,耗电量较低;在雨水的入口端上设置的过滤罩能够将外部的杂物阻隔在外部,避免杂物进入雨量计内部引起堵塞,影响最终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在数据采集器上的GSM模块实现远程传递,无需现场记录数据,实现远程监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壳体;2、漏斗;3、盛水器;4、压力传感器;5、数据采集器;6、虹吸管;7、过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汉康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汉康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35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乌龙透骨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补水保湿中药面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