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成型机的模内切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84405.9 | 申请日: | 2015-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2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蔡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兴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1/18 | 分类号: | B29C51/18;B29C51/32;B29C51/26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44230 | 代理人: | 林天普,丁德轩 |
地址: | 51504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切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成型机的模内切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塑料制品生产的吸塑成型生产设备,通常包括放卷装置、加热装置、成型装置、裁切装置和收集装置,有的吸塑成型生产设备还包括冲孔装置。裁切装置与成型装置是两个独立的部分,产品成型之后要输送到裁切装置上进行裁切,将各个产品裁切出来。这样导致生产效率较低,而且由于裁切装置的结构基本与成型装置相同,使得整机占用面积较大,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目前并没有将成型装置、裁切装置合二为一的可行技术方案,这是因为:由于吸塑成型需要形成正压或负压的密封腔体,而且,裁切时要按照产品的轮廓进行严格裁切,因此,任何在产品上留有边料的裁切都没有意义。
对于将成型装置、裁切装置合二为一,目前存在两种设想,但这两种设想都基本无法实施。
其中一种设想是:在上模具上设置环形切刀,合模时,将塑料片材切成相应的块状,然后通过上模具、下模具对块状塑料片材的压边,使其边缘密封,再进行吸塑成型,由于需要存在密封用的压边,显然会在产品的周边产生边料,是不可实施的方案。
另外一种设想是:在上模具上设置用于驱动环形切刀的切刀驱动装置,在上模具、下模具合模吸塑成型之后,通过切刀驱动装置独立驱动环形切刀将塑料片材切断,这样理论上可以做到,但不具有可行性。因为,在模具上设置用于驱动环形切刀的切刀驱动装置,这本身就大幅度增加了上模具的复杂性,更重要的是,环形切刀一般都很单薄,环形切刀没有其它的承载体,没有保护结构,极容易导致环形切刀在向下切断的过程中产生弯折或其它损坏,或者根本切不断,因此,采用切刀驱动装置独立驱动环形切刀也是不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型机的模内切成型装置,这种成型机的模内切成型装置能够在成型装置上完成吸塑成型和裁切,吸塑成型、裁切的稳定性较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整机制造成本,而且使得整机结构更加简洁、紧凑。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成型机的模内切成型装置,包括机架、上模台、上模具、上模台驱动机构、下模台、下模具和下模台驱动机构,机架包括底座、顶座和多条导柱,导柱安装在底座与顶座之间,上模台驱动机构、下模台驱动机构分别安装在顶座、底座上,上模台、下模台均安装在导柱上,上模台与上模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下模台与下模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上模具安装在上模台上,下模具安装在下模台上,其特征是:所述上模台驱动机构、下模台驱动机构均包括伺服电机和连杆机构,伺服电机与连杆机构的输入端传动连接,连杆机构的输出端作为上模台驱动机构、下模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所述上模具下表面的周边设有环形激光刀和环形凸条,环形凸条处于环形激光刀的外侧;所述下模具上表面的周边设有环形刀砧板和环形凹槽,环形刀砧板与环形激光刀相对应,环形凹槽与环形凸条相对应;上模具与下模具的合模采用两级升降控制:成型升降控制和切断升降控制;吸塑成型时采用成型升降控制,环形激光刀将塑料片材紧压在环形刀砧板上,环形凸条将塑料片材压入到环形凹槽中,环形激光刀、塑料片材、上模具内腔构成用于正压成型的上密封腔,下模具、塑料片材构成用于负压成型的下密封腔,环形激光刀为下密封腔的密封压件,下模具上表面周边、塑料片材构成用于辅助密封的外密封腔,环形激光刀为外密封腔的内密封压件,环形凹槽、环形凸条构成外密封腔的外密封压件;成型后进行裁切时,采用切断升降控制,环形激光刀下压到环形刀砧板上,将塑料片材切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兴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兴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44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