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转无轴轮缘驱动推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85429.6 | 申请日: | 2015-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9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严新平;欧阳武;刘正林;梁兴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H1/18 | 分类号: | B63H1/18;H02K16/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王守仁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无轴 轮缘 驱动 推进器 | ||
1.对转无轴轮缘驱动推进器,其特征是设有导管组件,其壳体的内腔中装有定子绕组、前转子组件、后转子组件;两转子组件中的转子环在轴向形成锥形配副,嵌入此两转子环外壁中的永磁体极性相反;定子绕组通电后,与所述永磁体同时形成磁性相反的磁场,即单定子驱动双转子旋转,形成双转子环形电机;
在所述的锥形配副的一个面上开设有利于润滑和减少磨损的呈矩形或人字形螺旋槽;当两转子组件中的转子环相对旋转时,两个锥形面之间形成动压水膜,一方面可传递轴向推力,另一方面可承受径向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转无轴轮缘驱动推进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前转子组件,包括前永磁体(2)、前转子环(8)、前桨叶(9)、前桨叶板(28)、前永磁体防护层(33),其中:前转子环(8)外壁等间距开设方形槽,前永磁体(2)镶嵌在该方形槽中;前桨叶(9)、前桨叶板(28)固连在一起;与定子绕组(1)相对的前永磁体(2)的一面安装有用于隔离海水对永磁体的侵蚀前永磁体防护层(33),该防护层外表面可设置波纹或微沟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转无轴轮缘驱动推进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前桨叶(9)和后转子组件中的后桨叶(11)向内伸出,前、后桨叶的叶背与叶面相对安装,即前桨叶的叶面对着后桨叶的叶背,或者前桨叶的叶面背对着后桨叶的叶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转无轴轮缘驱动推进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后转子组件,包括后永磁体(16)、后转子环(10)、后桨叶(11)、后桨叶板、后永磁体防护层(31),其中:后永磁体(16)镶嵌在后转子环(10)外壁的槽中,与定子绕组(1)相对的后永磁体(16)的磁极与前永磁体(2)的磁极相反,这样定子与两个转子之间可形成极性相反的磁场;定子防护层(32)与前永磁体防护层(33)和后永磁体防护层(31)之间均存在间隙;工作时,海水经过间隙冷却双转子环形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转无轴轮缘驱动推进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前转子组件和后转子组件,分别由安装在导管组件两端的轴承组件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转无轴轮缘驱动推进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定子绕组,其内壁与前转子组件和后转子组件的外壁相对;定子绕组内壁和与之相对的永磁体面上均设置有防护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转无轴轮缘驱动推进器,其特征是定子绕组通电后,与前后转子环上的永磁体同时形成磁性相反的磁场,即单定子驱动双转子旋转,形成双转子环形电机工作时,定子驱动前后转子进行相反方向旋转,带动前桨叶、后桨叶同时产生同方向推力,该力作用在转子环端部的滑动轴承上,最后经过与导管连接的旋转件作用在船体上,进而推进船舶前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转无轴轮缘驱动推进器,其特征是轴承组件包括前轴承组件和后轴承组件,其中:前轴承组件包括前轴瓦(6)、前转子承载件(7),它们的径向截面均呈“L”形;后轴承组件包括后轴瓦(13)和后转子承载件(12),它们的径向截面均呈“L”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转无轴轮缘驱动推进器,其特征是在该对转无轴轮缘驱动推进器的基础上,在其单定子驱动双转子桨叶的对转方案中加入轮毂,形成对转有毂式轮缘驱动推进器;所述轮毂含不转的轴、径向轴承和推力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542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水下潜行器
- 下一篇:一种海工绞车作业设备的安装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