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幕隔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86691.2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5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鑫;代杰;邓建清;唐峰;彭旭;耿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重工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9/00 | 分类号: | F24F9/00;F24F1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彭程程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气幕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工实验室、救生舱室、以及有毒气体测试舱等工况下,需要将有害成分(有害气体和粉尘等)隔离在办公区域外,以确保办公区域内工作人员的安全。
目前,主要是通过隔离门来实现办公区域的安全隔离,但是,当工作人员进出办公区域时,少量的有害成分会随着隔离门的开启而进入办公区域,进而对办公区域内的工作人员造成危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幕隔离装置,当工作人员进出办公区域时,能防止有害成分随着隔离门的开启而进入办公区域,防止办公区域内的工作人员受到危害。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幕隔离装置,安装于门框的一侧,该门框包括两根相对设置的立柱以及架设于立柱顶端的横梁,所述气幕隔离装置包括安装于其中一根立柱的机械阀,机械阀固定于所述立柱与另一根立柱相对的一面,所述横梁中部设置一个三通接头,且三通接头的两个横向接口分别连接一根水平设置的气幕短管的一端,每根气幕短管的另一端连接一根气幕长管的顶端,每根气幕长管竖直安装于一根立柱,且气幕长管的底端封闭;所述三通接头的纵向接口连接一根直管的一端,直管的另一端通过金属软管与机械阀的出气口连通,机械阀的进气口通过金属软管与外设的供气装置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机械阀包括阀体和安装座,所述阀体通过安装座固定安装于其中一个立柱。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阀体的顶部设有出气口,阀体的底部设有进气口,阀体的侧部安装有行程开关,且行程开关朝向门体的开关方向;当门关闭时,门体压缩行程开关,进气口与出气口切断;当门开启时,行程开关恢复,进气口与出气口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行程开关包括开关臂,开关臂的一端枢接于阀体的侧部,开关臂的另一端设有一个滚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调节阀,该调节阀设置于机械阀的进气口与外设的供气装置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供气装置为压缩空气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直管水平设置,且位于气幕短管的上方,直管的一端通过一个外丝直接与三通接头的纵向接口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直管的一端与外丝直接之间、直管另一端与金属软管之间、气幕长管的顶端与对应一根气幕短管的另一端之间均装有弯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两根气幕长管相对面的管壁、两根气幕短管底面的管壁均沿轴向开设有若干排气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排气孔呈长条形,所述排气孔的长为15mm,宽为0.5mm;每相邻的两个排气孔之间的距离为10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中,在隔离门打开的同时将触发机械阀,使得铺设于门框的气幕长管和气幕短管通过排气孔排放高压气体形成气幕,能防止有害成分随着隔离门的开启而进入办公区域,防止办公区域内的工作人员受到危害。保证了办公区域内空气的安全性和清洁性,为工作人员提供了安全清洁的工作环境。
2、本发明中,机械阀上设置有行程开关,当门关闭时,门体压缩行程开关,进气口与出气口切断;当门开启时,行程开关恢复,进气口与出气口连通,实现了气幕的自动开启/关闭,方便使用。
3、本发明中,通过设置调节阀,能够控制气幕长管和气幕短管内的气流压力,进而调节气幕的风速,因此灵活性高。
4、本发明中,外设的供气装置为压缩空气瓶,即本装置的耗能仅为高压气体,因此清洁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气幕隔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机械阀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机械阀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排气孔的分布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门框;
2-机械阀;21-阀体;22-安装座;23-出气口;24-进气口;25-金属软管;26-行程开关;26a-开关臂;26b-滚轮;
3-直管;31-外丝直接;
4-气幕短管;5-气幕长管;6-三通接头;7-调节阀;8-弯头;9-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重工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重工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66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火法冶金炉窑回铅坝浇注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钨电极加工用坯条预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