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辅助支撑腿锁定调平精度的装置及调平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86806.8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8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滨湖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帅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0 | 代理人: | 朱必武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辅助 支撑 锁定 精度 装置 平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平台调平领域,特涉及一种利用辅助支撑腿锁定调平精度的装置及调平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调平系统采用伸腿、收腿或对角线调平等方式进行自动调平,其调平撑腿设置在平台的四边。
中国发明专利《基于四点支撑的调平方法及机电式自动调平系统》(专利申请号:201010588391.5)采用了对称式的对角线升降调平的策略,该专利通过对处于对角线上的支撑点的连线的水平度进行调整,来实现调平的目的;具有调平过程中对车体设置影响小、调平精度高等特点。
中国发明专利《一种车辆调平控制方法》(申请号:201310254636.4)涉及一种可以通过升降来实现自动调平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充分利用撑腿形成完成调平的优点。
中国发明专利《支腿调平方法和支腿调平系统》(申请号:201310503219.9)通过该支腿调平方法以离地最近的支腿作为基准支腿,使该支腿的竖直垂直油缸伸出至足以保证轮胎离地安全距离的第一预设长度,而后伸出其它支腿的垂直油缸,并根据该基准支腿的位置为基准面调节伸缩量。由此,防止调平后轮胎离地距离不足的情况,降低反复调平的概率,有助于提高调平效率。
如图1所示,现有调平系统多采用四点支撑,其四个支撑点在平台四个角落,在系统调平之后,平台上的设备移动或人员走动,如雷达天线旋转、吊机吊起或放下货物等,平台的调平精度则不能长期锁定,并且对于某些超重型设备四个支点支撑平台容易造成平台永久性变形,影响设备寿命。
现有文件中还没有涉及如车体柔性,设备及人员在车体上移动容易降低调平精度的技术缺陷,也没有涉及对超重型平台如何调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辅助支撑腿锁定调平精度的装置及调平方法,本发明通过在原有调平系统中增设辅助腿,并且控制辅助腿在伸腿过程和自动调平过程中的力矩小于调平撑腿,在收腿过程中优先回收或与撑腿一起回收,解决了调平精度的长时间锁定或超重型平台调平后受力均匀的问题。本发明具有不影响原有调平过程和调平算法的优点,适用于现有大多数调平装置升级改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辅助腿支撑的调平方法,包括撑腿伸腿过程、自动调平过程和收腿过程,其特征在于:在伸腿过程和自动调平过程中,辅助腿的支撑力小于撑腿的支撑力;在收腿过程中,辅助腿先回收或与撑腿一起回收。
如上所述的调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腿过程和自动调平过程中,辅助腿的支撑力小于撑腿的支撑力的20%。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辅助支撑锁定调平精度的装置,包括四条调平撑腿和水平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条辅助腿。
如上所述的锁定调平精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腿为单条,该辅助腿设置在水平传感器旁边。
如上所述的锁定调平精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腿为两条,两条辅助腿与水平传感器所连接的直线与其中两条调平撑腿所连接的直线平行。
如上所述的锁定调平精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腿为两条,分别设置在两条调平撑腿旁边。
如上所述的锁定调平精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腿为四条,分别设置在四条调平撑腿旁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调平撑腿布置关系。
图2为调平系统增加一条辅助腿的示意图。
图3为调平系统增加两条辅助腿的示意图1。
图4为调平系统增加两条辅助腿的示意图2。
图5为调平系统增加四条辅助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利用辅助支撑锁定调平精度的装置,包括主要的调平撑腿1、撑腿2、撑腿3、撑腿4和水平传感器,一般来说调平系统的水平传感器位于平台对角线的交叉处,水平传感器正下方设置有辅助腿。
调平过程中,辅助腿随着撑腿1、撑腿2、撑腿3和撑腿4一起运动,对于机电式自动调平系统,辅助腿的力矩小于撑腿1、撑腿2、撑腿3和撑腿4中最小的力矩,最好小于20%,这样,在调平过程中,辅助腿根据撑腿1、撑腿2、撑腿3和撑腿4而随动,不影响原来调平系统的自动调平过程和调平精度,但可以确保调平后调平精度不因平台设备的旋转或移动而发生明显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滨湖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滨湖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68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