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燃油总管总成噪声测试方法及其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86892.2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2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亮;陈文俊;刘刚;杨锦;蔡晶;卢汉奎;乔守政;刘波;詹樟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燃油 总管 总成 噪声 测试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燃油总管总成噪声测试方法及其测试系统,具体适用于所有内燃机的燃油总管噪声测试,属于噪声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其噪声的大小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所搭载的整车的噪声水平,而喷油噪声为发动机怠速工况下的主要声源之一。如果不对其进行控制,那么发动机的噪声性能将无法得到保证。同时,在与对标机进行零部件噪声对标时,无法进行零部件级噪声的对比,对产品的水平无法得到精确的判定。
目前,针对燃油总管的喷油噪声,没有一种很好的测试和评价方法,通常是装在整机上,对整机的怠速噪声进行测试,通过声源分析,发现有喷油噪声大的情况,再想办法进行优化整改,由于此时燃油总管已经数据冻结并开模,优化难度很大,带来更大的成本和周期问题。所以,在燃油总管开发初期,急需采用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开展单体的噪声测试,判定其是否能满足整机噪声的需求。
现在通常的的测试方法及其问题如下:
1、将燃油总管安装在发动机上单独运行进行测试,但发动机上的其他部件会形成遮蔽和发射噪声,对其测试会形成影响,无法精确测得燃油总管的单体噪声,
2、通过燃油泵对燃油总管单体进行通燃油测试,一方面燃油泵本身运行噪声较大,对测试结果存在影响,另一方面,这种方法会存在大量油气聚集,而测试时需要用到蓄电池和电控单元,会有电火花,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3、测试时,声学传感器仅布置在某一个或者两个方向,而实际喷油噪声是呈球面辐射,用一个或两个方向测试的数据无法全面的评价其噪声情况,同时,在实际情况中,燃油总管除了喷油嘴位置是安装在发动机内部外,其余五个面均暴露在空气中,会产生噪声辐射,上述的测试方法,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
以上常规的方法均不能满足精确、安全、高效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燃油总管总成噪声测试方法及其测试系统,其能够精确、安全、高效地测得喷油噪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动机燃油总管总成噪声测试方法,其具有如下步骤:
S1、将待测发动机燃油总管总成弹性悬挂在消声室内,待测发动机燃油总管总成的数个喷油嘴均水平设置,且喷油嘴垂直消声室地面朝下;
S2、将所述待测发动机燃油总管总成通过一ECU控制连接,且该ECU通过发动机线束分别电性连接有蓄电池、信号发生器;
S3、以待测发动机燃油总管总成六个端面合围成包络面,在该包络面的水平前方、后方、左方、右方及垂直上方位置各设有声学传感器,该声学传感器均垂直正对所述包络面的中心点,且每个声学传感器与所述包络面端面的垂直距离相等;
S4、信号发生器模拟发动机怠速及其它所需测试转速,提供转速信号给ECU,ECU根据转速信号控制待测发动机燃油总管总成的喷油嘴进行喷油动作,由声学传感器测得噪声;
S5、在设定的测试时间内至少进行三次测试,筛选一致性较好的数据,对五个声学传感器测试声压级进行平均,即:
其中,Li为单次声学传感器所测得的噪声。
进一步的,悬挂待测发动机燃油总管总成前对该待测发动机燃油总管总成进行外观检查,确认其外观无损伤,且组成待测发动机燃油总管总成的燃油总管和喷油嘴安装正常。
进一步的,待测发动机燃油总管总成采用弹性绳悬挂于消声室内的固定支架内,且待测发动机燃油总管总成的喷油嘴距离消声室地面1m。
进一步的,所述声学传感器与所述包络面端面的垂直距离均为1m。
进一步的,所述消声室内除待测发动机燃油总管总成以外无其它声源,该消声室内的背景噪声低于30dB,且待测发动机燃油总管总成周围没有超过该待测发动机燃油总管总成投影面积大小的发射物。
进一步的,所述消声室内环境温度控制在18℃~25℃,且温度恒定。
进一步的,所述声学传感器的测量至少覆盖20~20000Hz频率范围,且声学传感器在校准时,连续两次的灵敏度校准值不超过0.1mv/g,校准器准确度大于或等于±0.5d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68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