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吡啶酮类生物碱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89208.6 | 申请日: | 2015-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8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白皎;裴月湖;华会明;李占林;陈刚;卞西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13/82 | 分类号: | C07D213/82;C12P17/12;A61P35/00;A61P35/02;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1207 | 代理人: | 靳玲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啶 酮类 生物碱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从透骨草植物内生真菌Trametes trogii发酵产物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种新的吡啶酮类生物碱和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肿瘤细胞抑制剂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吡啶酮类生物碱是微生物特有的次级代谢产物,其主要从真菌中分离得到。本发明所涉及的化合物是由聚酮和氨基酸(亮氨酸、甘氨酸)通过乙酸途径形成的。该类化合物尚未有文献报道其抗肿瘤、抗菌等活性。且本发明所涉及的吡啶酮类生物碱迄今在国内外尚未见有相关专利或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透骨草植物内生真菌Trametes trogii(该菌株已保存在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80℃冰箱)发酵产物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种新的吡啶酮类生物碱和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肿瘤细胞抑制剂中的用途。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是从植物内生菌次级代谢产物中寻找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物质,对由中国各地区采集得到的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菌株进行筛选,发现真菌Trametes trogii发酵提取物具有较好的肿瘤细胞生长抑制活性,进而对该菌株进行大量培养发酵和代谢产物的系统分离,首次从中得到了本发明的化合物,并通过各种波谱手段鉴定其结构为吡啶酮类生物碱,如式I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制备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将分离自长白山透骨草植物内生真菌Trametes trogii进行大量发酵,发酵产 物经过滤得到发酵液和菌丝体。发酵液经浓缩后,用乙酸乙酯萃取;菌丝体用80%-90%丙酮水溶液超声提取,浓缩除去丙酮后,再用乙酸乙酯萃取。将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和菌丝体乙酸乙酯萃取物合并后,经硅胶柱色谱,用体积配比为100:0-0:100的二氯甲烷-甲醇或三氯甲烷-甲醇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其中二氯甲烷-甲醇或三氯甲烷-甲醇体积配比为100:4-100:6的洗脱物再经二氯甲烷-甲醇或三氯甲烷-甲醇体积配比为100:3-100:4洗脱,洗脱物再经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用甲醇洗脱,并经半制备ODS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纯化,以体积配比为60:40-50:50的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洗脱,得式I化合物。
其中,生产菌的发酵培养为:植物内生真菌Trametes trogii经复苏后,从斜面转移到装有培养液[培养基组成:甘露醇1.5-2.5%;葡萄糖1.5-2.5%;酵母膏0.3-0.6%;蛋白胨0.8-1.5%;KH2PO40.05-0.08%;MgSO4·7H2O 0.03-0.05%;玉米浆0.1-0.2%;自来水配制]的三角瓶中,于25-30℃摇床上160-180rpm振荡培养2-3天后作为种子培养液。然后将种子液按5-10%的接种量接种到含有新鲜、灭菌的真菌4号(培养基组成如上)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在室温条件下静置培养,获得发酵培养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药科大学,未经沈阳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92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围裙机
- 下一篇:多通路滑动式触点转换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