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密度电法仪的磁电一体化转换装置及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89292.1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3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和思铭;王一;赵静;焦阳;朱士;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3/08 | 分类号: | G01V3/08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立文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密度电法 磁电极 金属电极 主处理器 继电器 转换装置 磁电 大线 测量 测量数据 电极接头 工作效率 勘探应用 理论研究 驱动电路 施工成本 施工过程 一体化 电磁法 新路径 电极 信息量 认证 引入 补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密度电法仪的磁电一体化转换装置及测量方法,是由主处理器经接口与电极接头Jx连接,主处理器经接口Lx和接口Ox与磁电极连接,主处理器经驱动电路与继电器P连接,高密度大线中A.B.M.N分别经继电器与金属电极连接,高密度大线中Z.M.N.V+.GND分别经接口Lx和接口Ox与磁电极E连接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单独或混合使用金属电极或磁电极,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施工成本,增大信息量,为高密度电法仪器的发展及其理论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径。解决了高密度电法施工过程中较难或不能打入电极的难题;金属电极和磁电极混合使用,不仅将电磁法引入到高密度电法中,而且使测量数据得到相互补充和认证,提高了精度,大大扩展了高密度勘探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球物理勘探中的电法探测设备,尤其是高密度电法勘探的磁电转换装置及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电法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主要方法之一,电法勘探主要有利用自然界中的天然场源为基础的“自然电场法”和以人工场源为基础的“人工电场法”。在自然电场法中,以自然电位观测法为主。在人工电场法中,又分为直流电法、交流电法和电磁法,分别隶属于时域、频域和交变电磁法。每一种电法勘探分支中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测量仪器,分别针对不同的勘探目的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
高密度电法仪是广泛应用于近地表的地电法勘探仪器,该仪器具有在有限区域内短时获取大量地电数据的能力,能大大提高拟地电断面图的分辨能力和观测结果的精度。其仪器的基本原理是发射系统通过电极向地下发射电流,该电流在地下半空间形成有限电场,地下岩矿体中流动电流将在地面形成电位差VMN,被高密度接收系统测量,之后通过分析计算得出视电阻率等参数,间接地推断地下地质体的分布情况。高密度电法勘探技术在工程地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用途。高密度电法测量时,需要将金属电极或不极化电极打入或埋入地下。
CN 101498791 A公开了“一种高密度电法仪的增强型电极转换装置”具有从机电缆连接灵活、拆装方便、系统自动为各从机编号、无需人工编号、能自动识别故障以及其位置,是一种比较完善的分布式电极转换装置。
CN 1090936 A公开了“分布式微机控制多路电极转换器”也是一种多路电极转换装置,它既能作高密度电阻率测量,又可做常规电法勘探长测线的数据采集。
CN 102520449 A公开了一种“增强型电极转换装置”,能够采集任意随机编码波形,同步采集三个通道的模拟信号,增加测量AB电极电压的采集通道,提供了任意随机编码波形的灵活性和数据分析处理精度,增设ABMN电极采集通道的接口,灵活设置、组合各种电法采集方法,加大了探测深度。虽然这些电极开关转换装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效率、节省了工时和野外测量费用,但是在工程地质施工过程中存在较难或不能打入电极的情况,如在坚硬的马路上、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区,仍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CN 103837898 A公开了一种“高密度电法近端偶极电磁测量方法”使得高密度电法能够进行大深度探测,弥补了电磁法在浅部勘探精度的不足;一次布极程控连续接收,无需人工跑极;以伪随机信号或高斯白噪声为基础混频整形信号为发射源,加之混频编码发射,极大地提高了高密度电法勘探的多样性和对场地的适应性。该发明提出了一种高密度电法的电磁勘探方法,但只是阐述了具体实施方法,且没有公开磁场的测量手段及测量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高密度电法仪的磁电一体化转换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密度电法仪的磁电一体化转换装置的测量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892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