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环境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90759.4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27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黄朝波;潘元志;侯中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蓝墨水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43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环境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质量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环境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包含:空气中温度/湿度、空气中的各种气体成分、室内的有害气体、光照度、气流的速度、室内外的噪声、辐射度、室内外的压力等参数。当涉及目标为人的时候,这些因素主要影响到人的健康。当涉及的目标是经济动物、经济植物、经济微生物的时候,主要影响其健康生长、发育、繁殖和成长过程的一切外界条件和因素,从而进一步影响决定人工养殖经济效益的多种重要指标参数,例如,成活率、瘦肉率、出栏率、受孕率、营养物质的含量、有害物质的含量、营养物质的浓度、有害物质的浓度、营养物质的成分、有害物质的成分、动物的重量、微生物和植物的重量和尺寸、微生物和植物的观赏性等等。
如何保证室内环境质量长期处于有利于人类健康成长生活的状态,减少人的生病率和死亡率;或者在人工养殖和人工种植中,使环境质量长期处于有利于经济动物、经济微生物、经济植物健康生长的状态,减少经济动物、经济微生物、经济植物的生病率和死亡率,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亟需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近年来我国在针对环境质量控制方面出现了很多新的产品和新的方法,国家各个主管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用以制约人为造成的环境污染。
目前常用的一些改善环境的技术手段包括:
简单地使用数据采集系统对空气中的温度/湿度、空气中的各种气体成分、室内的有害气体、光照度、气流的速度、室内外的噪声、辐射度、室内外的压力等环境数据进行采集监控,这个系统可以包括多种设备,例如,电子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物理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电子设备;并利用环境控制器对温度、湿度、气体浓度、光照度、进行有效调节,有时还包括把有害气体排出;还可以通过报警系统在有害气体浓度超标的情况下进行报警。这个系统中常见的设备有很多,例如,加热设备、加湿设备、通风设备、光照设备、制氧设备、制冷设备、扩音设备、噪音处理设备、燃烧设备等等设备。在实际的应用当中,这种方法不会形成一个具有负反馈闭环系统;离散化处理;实时调节,延迟小,效率高;参数动态学习调整,自适应性等特点的系统。也不会逐渐形成一个具备自我学习自我修正的智能化系统的特征。无法实现环境质量的智能化、精细化控制。
如申请号为201210007218.0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室内环境舒适度的自动控制方法。该发明适用于室内舒适度控制,其主要是通过不断的采集室内外的温度、相对湿度、平均辐射温度、风速等环境数据的方式来建立一个样本数据库,利用样本数据库建立一个神经网络模型,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分析得出的数据结合SET最优值和范围对样本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处理,产生控制空调系统和风扇系统的信号,以实现室内舒适度的自动控制。该方法已经实现的功能在于可以对每一时刻的室内环境进行分析调节。
再如申请号为201120064882.X的中国专利,提出了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其通过环境监测模块、数据输入端、网间连接器、环境控制器来对周围环境中的空气成分、温度、湿度等数据进行采集和监控。该发明已经实现的功能在于用户可以根据采集到的信号来对相关设备进行调节。
再如申请号为201120436535.5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畜禽舍远程通信及短信报警系统,其通过传感器来采集禽舍内环境数据并发送给环境控制器,环境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发给有线设备的同时,将采集到的数据跟控制器内部设置好的温度自动下降曲线表进行对比,计算出最佳环境参数,环境控制器根据该参数发送控制指令给各个执行机构,并同时把数据存储于计算机当中;当采集到的数据超过内部设置的安全范围时,环境控制器给有线设备发送特殊采集信号,并同时给报警器发送报警信号启动报警装置,计算机将特殊采集信号转换为短信信号发送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收到报警通知后可以用计算机发送指令给环境控制器,通过参数指令对环境控制器温度自动下降曲线进行调节。该发明已经实现的功能在于可以在禽舍、室内环境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启动报警装置,并同时把信息发送给工作人员,以进行手动的及时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蓝墨水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蓝墨水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07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