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阳光玫瑰葡萄无核大粒化处理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590896.8 申请日: 2015-09-16
公开(公告)号: CN105145274A 公开(公告)日: 2015-12-16
发明(设计)人: 任俊鹏;刘照亭;刘伟忠;郭建;毛妮妮;刘吉祥;鲁群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7/02 分类号: A01G17/02;A01G7/06
代理公司: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龚燮英
地址: 212400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阳光 玫瑰 葡萄 无核 大粒化 处理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阳光玫瑰葡萄无核大粒化处理方法,专用于人工处理阳光玫瑰葡萄产生大粒和无核,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葡萄营养丰富,口感适宜,深受我国消费者的欢迎。近年来,随着南方地区避雨设施栽培技术的推广,使得葡萄栽培已成为最高效的农业产业之一,也成为许多地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我国葡萄生产主要以鲜食为主,无核、大粒的葡萄是目前消费者追求的热点,但是我国鲜食葡萄中无核葡萄品种不足10%,晚熟的无核品种更是少见,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通过激素处理葡萄使其无核、大粒的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但是处理不同的品种所需要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并不一样,因此适宜浓度的激素在无核大粒葡萄的生产中就显得极其重要。

阳光玫瑰,别名夏音马斯卡特,亲本:安芸津21号×白南,二倍体欧美杂交种,晚熟。日本农研机构果树研究所1988年杂交,2006年品种登录。果粒大,绿黄色,坐果好,抗病性强,肉质硬脆,有玫瑰香味,可溶性固形物20%左右,果穗光亮整洁,外观漂亮,鲜食品质极优,南方地区9月初成熟,不裂果,耐贮运,没有脱粒现象。是很有发展前景的晚熟葡萄品种,但在实际生产中,极易产生日灼和果锈现象,严重影响了其商品性,另外关于阳光玫瑰葡萄的无核化栽培技术的报道还尚未出现。国内外无核、大粒的鲜食葡萄需求量逐渐增大,而目前我国鲜食葡萄中无核葡萄品种相对较少,晚熟的无核品种几乎没有,供需矛盾非常突出。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阳光玫瑰葡萄无核大粒化的处理方法,通过赤霉素和吡效隆对阳光玫瑰葡萄的无核化处理,培育无核、大粒、优质的鲜食葡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阳光玫瑰葡萄无核大粒化处理方法,包括:

(1)选择露地或避雨栽培长势旺盛的阳光玫瑰葡萄树;

(2)花前14天进行花穗修剪、整穗,剪去穗肩2~3个过长的副穗,留穗尖长度为5~7cm的小穗;

(3)谢花后1~2天,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花穗在12.5mg/L赤霉素+5mg/L吡效隆的混合溶液中浸4~6秒,处理后常规管理;轻轻抖去花穗上悬挂的药滴,防止产生药斑;

(4)谢花后12天,当果粒略肥大时处理,再次用25mg/L赤霉素+5mg/L吡效隆的混合溶液处理果穗4~6秒;轻轻抖去花穗上悬挂的药滴,防止产生药斑;

(5)经过步骤(4)的混合溶液处理果穗后,将果穗套上外黄内黑的双层纸袋,在果实成熟前1周将果袋摘下。

优选地,步骤(2)所述小穗的个数为25个左右。

优选地,步骤(4)所述的混合溶液中含有0.06%的吐温-20。

套袋前,先将果袋撑开,套袋过程中防止触碰果面,套袋后将袋口扎紧,避免脱落;摘袋时,将果袋从下边向上撕开一条缝,慢慢打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药剂浓度选择适当:用赤霉素处理的浓度偏高达到50mg/L时会出现花穗卷曲,果梗发硬,只要浓度适当均会有利于单果重的增加。本发明从赤霉素和吡效隆对阳光玫瑰葡萄处理后的综合性状看来,选择以花谢后1~2天使用12.5mg/L+5mg/L吡效隆的赤霉素溶液配合花谢后12天25mg/L赤霉素+5mg/L吡效隆的混合溶液处理,效果佳,可以有效的增加单果重。

(2)处理时期选择恰当:从花前2天、盛花期和花谢后2天三个不同时期对阳光玫瑰葡萄处理后的综合形状来说,花谢后2天处理的效果要好于其他处理。这样避免了因外界外境和自身发育的某些原因导致开花时期不一致,果实大小不均匀的现象。一般待花谢后1~2天处理,能达到最佳效果。本发明在花前14天疏花序,剪去穗肩2~3个副穗,留穗尖长度约为4~5cm的小穗,可以使葡萄的花期一致,果实大小均匀。

(3)选择的树体合适:无核率的高低除了与药剂浓度,处理时期有关之外,还与树体生长势有密切关系。一般树势强的处理效果较好,所以本发明在进行无核化栽培时,选择性的对旺树的旺条进行处理,以达到可以通过药剂处理的目的。另外,配合花前统一的花穗修剪,能够极大的减少该品种因果粒过密给果实生长带来的不良影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08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