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90913.8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0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成;陈立军;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13/00 | 分类号: | D01D13/00;D01D1/06;D01D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纤纺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丝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舒服、高档、保健、自然等成了新宠,服饰多样化、功能化,成了发展趋势,各种差别化纤维应运而生。日本、韩国和台湾,混纤技术领先世界,通过纤维结构变化和织物组织结构的变化,实现仿真、超真效果。我国目前高档面料近80%依赖进口,日本、韩国和台湾,其最新面料的纤维组成已经发展到2-4种,多的达5-6种纤维混纺,我国目前新型化纤的性能还不稳定,应用还不普遍,混纺面料平均使用纤维1.3种。主要是以常规产品扩充为主,产品开发创新不足,事关产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现有技术采用两步法,混纤时需要许多集束架,混纤后还要经过网络、变形、多重加捻、热处理等工序,操作困难,生产工序延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纺丝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混纤时操作困难,生产工序延长的技术问题,从而缩短了生产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种纺丝装置,包括:
一第一计量机构,所述第一计量机构与第一纺丝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计量机构用于提供第一熔体;
一第一纺丝机构及一主纺丝箱,第一纺丝机构设置在所述主纺丝箱内,所述第一纺丝机构用于对第一熔体进行纺丝获得第一熔体纤维;
一第二计量机构,所述第二计量机构与第二纺丝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计量机构用于提供第二熔体;
一第二纺丝机构,第二纺丝机构设置在所述主纺丝箱内,所述第二纺丝机构用于对所述第二熔体进行纺丝获得第二熔体纤维;
一卷绕机,所述第一熔体纤维及所示第二熔体纤维合股后通过所述卷绕机获得合股纤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计量机构包括:
一第一挤压机,所述第一挤压机与第一熔体分配管的一端连接;
一第一熔体分配管,所述第一熔体分配管的另一端与第一熔体入口管道的一端连接;
一第一熔体入口管道,所述第一熔体入口管道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纺丝箱与熔体计量泵连接;
一第一纺丝箱,所述第一纺丝箱与所述主纺丝箱固定连接;
一第一熔体计量泵,所述第一熔体计量泵与第一熔体计量泵底座固定连接;
一第一熔体计量泵底座,所述第一熔体计量泵底座与所述第一熔体出口管道连接;
一第一熔体出口管道,所述第一熔体出口管道通过所述主纺丝箱与所述第一纺丝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纺丝机构包括:
一第一纺丝组件座,所述第一纺丝组件座与所述第一熔体出口管道连接;
一第一纺丝组件,所述第一纺丝组件与所述第一纺丝组件座连接;
一第一喷丝板,所述第一喷丝板与所述第一纺丝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计量机构包括:
一第二挤压机,所述第二挤压机与第二熔体分配管的一端连接;
一第二熔体分配管,所述第二熔体分配管的另一端与第二熔体入口管道的一端连接;
一第二熔体入口管道,所述第二熔体入口管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纺丝箱与熔体计量泵连接;
一第二纺丝箱,所述第二纺丝箱与所述主纺丝箱固定连接;
一第二熔体计量泵,所述第二熔体计量泵与第二熔体计量泵底座固定连接;
一第二熔体计量泵底座,所述第二熔体计量泵底座与所述第二熔体出口管道连接;
一第二熔体出口管道,所述第二熔体出口管道通过所述主纺丝箱与所述第二纺丝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纺丝机构包括:
一第二纺丝组件座,所述第二纺丝组件座与所述第二熔体出口管道连接;
一第二纺丝组件,所述第二纺丝组件与所述第二纺丝组件座连接;
一第二喷丝板,所述第二喷丝板与所述第二纺丝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纺丝装置,还包括:
一第一挂角,所述第一挂角设置在所述第一纺丝箱两侧,用于将所述第一纺丝箱固定在外围部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纺丝装置,还包括:
一第二挂角,所述第二挂角设置在所述第二纺丝箱两侧,用于将所述第二纺丝箱固定在外围部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纺丝装置,还包括:
一第一锅炉及第一热媒管道,所述第一锅炉通过所述第一热媒管道与所述第一纺丝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纺丝装置,还包括:
一第二锅炉及第二热媒管道,所述第二锅炉通过所述第二热媒管道与所述第二纺丝箱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09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