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秸秆聚拢仿形机罩的少免耕防堵机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91031.3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22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何进;赵宏波;李洪文;王庆杰;郑侃;郑智旗;章志强;尤炳晓;牛琪;荣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49/02 | 分类号: | A01B49/02;A01B49/04;A01D8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陈波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秸秆 聚拢 仿形机罩 少免耕防堵 机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秸秆聚拢仿形机罩的少免耕防堵机具。
背景技术
保护性耕作利用少耕、免耕,秸秆覆盖的方法,可以减少土壤水蚀、风蚀,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水分入渗,在干旱地区增产效果明显,有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免耕播种是保护性耕作的关键环节,设计研制配套的免耕播种机对于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少免耕播种机在秸秆覆盖的地表进行,并且要求在未耕上开出适宜的种沟,现有的少免耕播种机工作中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秸秆飞溅,甩土抛土等问题,造成播种机壅堵,开沟质量差,影响播种质量和后期作物生长。
专利CN104081898A公开了一种切拨防堵装置,在破切圆盘刀两侧斜置两个拨茬轮,将圆盘刀破切后的残茬和秸秆拨向侧后方,该装置属于被动防堵,防堵能力差,不适用秸秆量大的情况。专利CN2865222Y公开了一种驱动防堵小麦免耕播种机,利用动力驱动的甩刀打掉挂在铲柄上的秸秆、杂草,防止堵塞,但驱动刀转速高,安全性能差,而且秸秆残茬被高速旋转的刀抛起后,易落到播种带上,降低播种质量。
因此,研制一种既适用于秸秆量大的地区,又能防止秸秆和土壤飞溅的机罩与少免耕播种机配合使用对于推广少免耕播种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秸秆聚拢仿形机罩的少免耕防堵机具。
一种带有秸秆聚拢仿形机罩的少免耕防堵机具,机架12前端上部设有三点悬挂装置15,变速箱14固定在机架12上,内部有左、右两个锥齿轮,左、右动力输出轴13的一端分别与相应侧的锥齿轮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主动链轮11连接,两个链轮板3对称固定在机架12左右两侧,驱动刀轴4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相应侧的链轮板3下端,链轮板3外侧的驱动刀轴4上连接有从动链轮2,主动链轮11将动力传输给从动链轮2,带动驱动刀轴4转动;数组旋切刀10固定排列在驱动刀轴4的刀座上,双圆盘开沟器1安装在每组旋切刀10正后方,每组旋切刀10上罩有秸秆聚拢仿形机罩5,秸秆聚拢仿形机罩5底部接触地表,压住秸秆,形成有支撑切割;所述秸秆聚拢仿形机罩5包括可调秸秆聚拢板501,机罩主体502,后挡土板503和机罩固定杆505;可调秸秆聚拢板501左右各一个对称固定在机罩主体502前端,并可绕固定轴转动;机罩主体502左右两侧设有凸台510,可调秸秆聚拢板501外侧设有带槽凸台506,左、右两侧的水平旋转导杆507后端分别连接在相应侧的凸台510上,并可绕凸台转动,前端伸入相应侧的带槽凸台506内,并可沿导槽512滑动;后挡土板503连接在机罩主体502后侧,挡住旋切刀10向后抛起的土壤和秸秆;机罩固定杆505固定在机罩主体502顶部,弹簧504套在机罩固定杆505上,起仿形作用,机罩固定杆505上端穿过机架12横梁上的孔,并固定在横梁上,机罩固定杆505在孔内可上下浮动;
两个连接辐板6对称固定在机架12左右两侧,带槽导轨板8两端固定在相应侧的连接辐板6上,带槽导轨板8上开有导槽801,竖直导杆7上端分别穿过导槽801连接在带槽导轨板8上方的推拉板9上,下端的滑块置入水平旋转导杆507上的导槽513内;前后调节推拉板9,调节竖直导杆7在导槽801内的前后位置,竖直导杆7推动水平旋转导杆507后端绕凸台510旋转,前端在导槽512内滑动,随之推动可调秸秆聚拢板501运动,从而调节可调秸秆聚拢板501的开口角度。
优选的,机罩组连杆16穿过机罩主体502后侧带孔凸台511上的圆孔将所有秸秆聚拢仿形机罩5连在一起,机罩组连杆16两端分别固定在相应侧的连接辐板17上,两个连接辐板17对称固定在机架12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可调秸秆聚拢板501通过销轴508、销孔509固定在机罩主体502前端,可调秸秆聚拢板501底部接触地表,压住秸秆,形成有支撑切割;其中,可调秸秆聚拢板501前端下部为弧形。
优选的,每个所述导槽801内设有3-5个半圆形开口,竖直导杆7置于任一半圆形开口内,对应调节可调秸秆聚拢板501的开口角度。
优选的,所述旋切刀10共6-12组,每组6-9把,分小组排布在驱动刀轴4的刀座上,每组旋切刀10的距离为180-310mm,每小组内两把旋切刀10之间的距离为15-25mm,机罩主体502内壁与最近刀座外壁的距离为2-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10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草原区放牧退化羊草草原深松土的改良方法
- 下一篇:微型田园管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