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卧式超高压灭菌设备对中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91874.3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7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庞昌乐;孙志健;沈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3/015 | 分类号: | A23L3/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陈波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超高压 灭菌 设备 机构 | ||
1.一种卧式超高压灭菌设备对中机构,包含框架(1)、缸体(1-1)、台车导轨梁(1-2)、对心定位块(1-3)、轴承支撑柱(1-4)、台车上料位置定位块(1-5)、活塞式堵头(2)、筒体固定座(3)和台车架(5),其中,左右缸体(1-1)横向对称设置在所述框架(1)左右两边的底横梁上,左右对心定位块(1-3)横向对称设置在所述框架(1)后面的底座上,左右筒体固定座(3)横向对称固定在所述台车架(5)上;其特征在于,左右所述缸体(1-1)、左右所述台车导轨梁(1-2)、左右所述对心定位块(1-3)与所述框架(1)经一次成形加工成为一体;左右活塞式堵头(2)分别与相应侧的所述缸体(1-1)配合组成液压油缸,同时左右活塞式堵头(2)和左右缸体(1-1)的轴线重合在一条直线上;左右台车导轨梁(1-2)横向对称设置在所述框架(1)的底座上,左右台车导轨梁(1-2)伸展方向垂直于所述框架(1)的底横梁;左右对心定位块(1-3)的内表面为凹圆弧面,所述凹圆弧面的圆心位于缸体(1-1)轴线的延长线上;左右筒体固定座(3)上部外表面为凸圆弧面,内表面为圆面,所述凸圆弧面和圆面的圆心位于所述缸体(1-1)轴线的延长线上;所述凸圆弧面与凹圆弧面的圆弧半径相等,所述圆面的半径与超高压筒体(4)的外圆半径相等;超高压筒体(4)穿过左右筒体固定座(3)固定在所述台车架(5)上,左右筒体固定座(3)与左右对心定位块(1-3)接触定位,实现活塞式堵头(2)与超高压筒体(4)的对中;
左右所述台车导轨梁(1-2)顶部分别设置有凸V形导轨,左台车导轨梁(1-2)与右台车导轨梁(1-2)平直、等高,左凸V形导轨与右凸V形导轨平直、等高;
所述台车架(5)底部纵向对称设置有两组凹V形滚轮(5-2),每组所述凹V形滚轮(5-2)支撑在所述凸V形导轨上;台车架(5)底部对称中心设置有一个螺母(6),所述螺母(6)连接在丝杆(7)上,所述丝杆(7)两端通过轴承(8)支撑在轴承支撑柱(1-4)上,丝杆(7)一端连接有伺服电机(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超高压灭菌设备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1)内腔为通透光滑圆孔形,两侧端面设置有中心开有圆孔的密封盖(1-1-1),所述密封盖(1-1-1)圆孔内部设有密封圈(1-1-2),所述缸体(1-1)顶部对称设置有油孔(A,B)与缸体(1-1)内腔连通,所述油孔(A,B)通过接头和管路与外部液压系统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超高压灭菌设备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式堵头(2)为由外侧活塞杆(2-1)、活塞(2-2)、内侧活塞杆(2-3)、锥形体(2-4)和堵头(2-5)组成的阶梯轴,所述堵头(2-5)表面从里至外设置有一组高压组合密封圈(2-7)和锁紧螺母(2-8),所述锁紧螺母(2-8)上设置有防松螺钉(2-6);所述活塞式堵头(2)的外侧活塞杆(2-1)、活塞(2-2)、内侧活塞杆(2-3)和所述缸体(1-1)、密封盖(1-1-1)配合组成液压油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超高压灭菌设备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心定位块(1-3)的内表面为以水平面对称的凹圆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超高压灭菌设备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左右所述台车上料位置定位块(1-5)横向对称设置在所述框架(1)前面的底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卧式超高压灭菌设备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V形滚轮(5-2)沿着凸V形导轨滚动;在每个凹V形滚轮(5-2)下方,所述台车导轨梁(1-2)两侧分别设置有圆柱滚轮(5-1),圆柱滚轮(5-1)通过支架(5-3)连接在台车架(5)底部,圆柱滚轮(5-1)贴着台车导轨梁(1-2)的侧面滚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超高压灭菌设备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支撑柱(1-4)对称设置在所述框架(1)底座的横向对称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超高压灭菌设备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支撑柱(1-4)和/或所述台车上料位置定位块(1-5)与所述框架(1)经一次加工成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187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芒果肉核分离机
- 下一篇:草莓味汽水粉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