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为阻燃剂和抑燃剂增效剂的有机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91974.6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89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B·L·卡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MCA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K5/3492 | 分类号: | C08K5/3492;C08L79/04;C08L23/08;C08L23/12;C08L27/18;C08L77/00;C08K3/22;C08K3/26;C08K13/04;C08K7/14;C08K5/5313;C08K13/02;C08K3/32 |
代理公司: | 11330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谢玉斌 |
地址: | 瑞士比***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为 阻燃 抑燃剂 增效剂 有机 材料 | ||
具有通式I的寡聚或多聚化合物在自熄灭聚合组合物中作为阻燃剂和抑燃剂的有机增效剂的用途,其中,X是卤素;或或环中至少含一个氮原子的杂环原子团,所述原子团通过这些氮原子中的一个与三嗪环连接,R2是烷基或环烷基,R1是式为的哌嗪的二价原子团;或类型的二价原子团;或n为2至30的整数,包括端点,m为2至6的整数,包括端点,p为2至12的整数,包括端点,并且X1=OH,NH2或X,其中X和X1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X2=氢或C1‑C4烷基基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阻燃剂和抑燃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作为阻燃剂和抑燃剂增效剂的有机材料。
背景技术
阻燃剂和抑燃剂被广泛用作塑料添加剂以便所生产的塑料材料能够更安全的使用。对于诸如电线和电缆以及电气和电子应用的许多应用来说,阻燃剂和抑燃剂作为部分非导电绝缘材料的使用是强制性的。
有许多类型的阻燃剂和抑燃剂可用。最常用的是无机物、卤代有机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或其他有机物质。
含卤阻燃添加剂已不再满足各种工业和政府规定所要求的条件。例如,用于例如电气和电子应用的聚合物树脂必须符合RoHS15和WEEE16指令:
15:Directive 2002/95/EC on Restriction of certain hazardousSubstances in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16 Directive 2002/96/EC on Waste of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塑料/聚合物中含卤素的阻燃添加剂或材料的使用在欧洲的建筑和施工行业(Building European Union Construction Products Directive CE–Marking 0123);或在运输行业,诸如铁路(CEN ISO/TS 45545)、海上船舶消防安全(ISO 5659-2 extended byISO 21489)和飞机的建设中都不被允许。
作为含卤素抑燃剂的替代,大多采用下述之一:
a)无机矿物抑燃剂诸如金属氢氧化物或
b)基于磷酸盐诸如磷酸铵和磷酸哌嗪的所谓的膨胀系统。
矿物金属氢氧化物是所有无卤抑燃剂中最优选的。然而,由于它们的低效力,它们需要以高剂量添加来满足符合规定的所需性能。高剂量使得加工困难并且不够经济。此外,由此所生产的塑料物品表现出较差的物理性能以及能源浪费的缺点。
另一方面,膨胀系统需要较低的剂量,但易水解(对水不稳定),并且因此对于电气应用诸如电缆电子器件和建筑&施工的绝缘来说是不期望的。由于吸收水,它们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满足绝缘材料的ICE(IEV 212-01-01)E&E规范。例如在德国,DeutschesInstitut für Bautechnik(DIBIt)将膨胀系统的标准定义为耐受各种环境条件,特别是湿度。
最常遇到的问题如下;
·无卤素(和锑)。在电子行业,含卤素不再是期望的或甚至是不允许的,这归因于它们在火灾和处置事件中可能潜在形成有毒二噁英以及它们在环境中的持久性。它们似乎不可破坏,
·加工时低效&连带效应(collateral effect),能量浪费,以及所产生的物品的静负载(dead weight)和低劣品质,特别是使用最大体积金属氢氧化物(作为无卤置换),
·基于磷酸盐诸如磷酸铵、磷酸三聚氰胺和磷酸哌嗪的有效得多的膨胀系统的水解(水)不稳定性(作为无卤置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MCA技术有限公司,未经MCA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19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