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隧道抽芯机构的浮动销自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92103.6 | 申请日: | 2015-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6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龚青瑞;龚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振业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隧道 机构 浮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用于隧道抽芯机构的浮动销自锁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越来越多的塑件根据使用性能的要求和各种装配安装工艺要求使得塑件周圈有多个相互叠加交错的隧道抽芯机构。不乏有长抽芯机构同时要穿过多个结构的这种插销式机构,这种机构的运动顺序有严格要求,而且在批量的注塑生产中由于射胶压力的作用会导致后退。传统的此类插销式抽芯机构容易出现运动顺序混乱,拉坏模具其他配件,射压后退,损坏塑件产品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往往会选择再新增加一套反铲机构抵消射压,这就更加增加机构的复杂性和运动顺序控制难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隧道抽芯机构的浮动销自锁装置,运用在复杂运动中的先抽芯自带自锁功能的抽芯机构中,通过油缸抽芯,感应器释放信号控制运动,使整个机构的运动平稳有序避免混乱,同时自锁装置精简易行,不需要传统老式反铲机构,大力节约投入成本,简化运动结构,而且各配合运动的零部件之间衔接严谨,无多余力矩损失,对生产效率有很大程度上的提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用于隧道抽芯机构的浮动销自锁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设置有行位座,该行位座设置有介质;所述介质的两侧设有第一浮销与第二浮销,且介质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行位座上固定连接有隧道长针,该隧道长针位于远离驱动机构的一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机构为油缸。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油缸通过第一感应传感器与第二感应传感器传递信号控制运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隧道长针通过镶块连接于行位座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行位座通过限位杆与装置本体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杆的长度小于装置本体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运用在复杂运动中的先抽芯自带自锁功能的抽芯机构中,通过油缸抽芯,感应器释放信号控制运动,使整个机构的运动平稳有序避免混乱,同时自锁装置精简易行,不需要传统老式反铲机构,大力节约投入成本,简化运动结构,而且各配合运动的零部件之间衔接严谨,无多余力矩损失,对生产效率有很大程度上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使用状态图一;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使用状态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隧道抽芯机构的浮动销自锁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内设置有行位座2,该行位座2设置有介质3;所述介质3的两侧设有第一浮销4与第二浮销5,且介质4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机构7;所述行位座2上固定连接有隧道长针8,该隧道长针8位于远离驱动机构7的一端;所述驱动机构8为油缸;所述油缸通过第一感应传感器91与第二感应传感器92传递信号控制运动;所述隧道长针8通过镶块10连接于行位座2上;所述行位座2通过限位杆6与装置本体1相连接;所述限位杆6的长度小于装置本体1的长度。具体实施时,如图2、图3所示为一个隧道抽芯机构,包括前模芯A、后模芯B、行位机构C、行位机构D、行位机构E等构件,在模具注塑保压之后,前后模打开之前,要先抽开此机构,然后将依次打开前后模、前模芯A、后模芯B,然后退出行位机构C、行位机构D、行位机构E,顶出取件之后,后模行位先复位,然后前后模合模,前模芯A、后模芯B合模,再复位。其中驱动机构7为油缸,由第一感应传感器91与第二感应传感器92给出信号控制运动。完全合模时,第一浮销4、第二浮销5由介质3撑开,卡住行位座2,使行位座2不会因为射胶压力而后退,同而确保正常注塑。注塑完成之后,前后模开模之前,油缸接收信号开始供油,油缸拉着介质3开始往后退,介质3后退的过程中第一浮销4、第二浮销5一直处于撑开状态,所以整个机构还处于合模状态。当油缸拉着介质3退过第一浮销4、第二浮销5之后,与行位座2碰触,第一浮销4、第二浮销5就会向内缩,介质3带动行位座2一起向后退,隧道长针8就是由镶块10锁在行位座2上的,这样就可以抽出隧道。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振业模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振业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21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淹没用急救装置
- 下一篇:汽车后雨刮电机的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