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金属连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92237.8 | 申请日: | 2015-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36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杜汝;陈峥嵘;郑学松;陈丁渭;顾学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联(杭州)节能建筑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72 | 分类号: | E04B2/72;E04B1/7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知专利事务所33235 | 代理人: | 宁冈 |
地址: | 31000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金属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非金属连接件。
背景技术
结构保温一体化墙体,其构造是两层混凝土墙板内夹一层高效轻质保温材料,要把不同部分连接起来,就需要一个满足要求的连接件。
中国专利号为201210267840.5的“一种非金属连接件”就是一个满足要求的连接件,它包括非金属复合筋和PVC 杆套,将非金属复合筋呈一定角度嵌入 PVC 杆套中固定 ;所述的PVC 杆套为三角形结构体 ;所述将非金属复合筋呈一定角度嵌入PVC 杆套中固定为 :非金属复合筋呈一定角度嵌入 PVC 成型模具中注塑成型 ;PVC 杆套内三角形结构体嵌入保温泡沫中 ;采用呈一定角度布置的成组复合非金属纤维筋纵、横双向布置。但是该连接件通过PVC 杆套内三角形结构体挤压泡沫塑料,通过构件与泡沫塑料的摩擦力固定非金属复合筋位置,在周向存在不受限制的自由度,整体结构不够稳定,容易在后续加工过程中产生位置偏移,容易造成结构性能变化,有安全隐患。另外,因非金属复合筋下端面为平面,在插筋过程中,需要比较大的插入力,不方便工装,同时会将大量的泡沫塑料带入混凝土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金属连接件,因为固定件的下端面呈波浪形,有效限制了各方向的自由度,使整个连接结构更加稳定,不会发生位置偏移,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非金属连接件,它包括PVC套杆和套设在PVC套杆内的玄武岩筋,所述PVC套杆包括外套在玄武岩筋上的套管以及外套在套管上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为无下盖的中空柱体,固定件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向上倾斜,并且下端面呈波浪形。因为固定件的下端面呈波浪形,有效限制了各方向的自由度,增加了玄武岩筋和泡沫塑料之间的固定力,保证位置不会发生偏移,也减小了插筋过程中固定件插入泡沫塑料的阻力,便于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件的外表面设有环形倒刺缺口。因为固定件具有一定的弹性,使玄武岩筋杆件在插入泡沫塑料后上下的自由度进一步锁死,保证玄武岩筋杆件与塑料泡沫牢牢咬合。也就是说,该产品不仅仅通过挤压泡沫塑料产生的摩擦力固定构件,还通过倒刺缺口得到进一步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玄武岩筋的底面为斜面,使玄武岩筋的底部呈尖刺状。减少插筋过程中泡沫塑料带入混泥土的量并减少阻力,使工装更为轻松,具体的,将原本泡沫塑料受到的挤压力斜面转化为对泡沫塑料的剪切力,故减少泡沫带入的量和插入阻力。
作为优选,所述套管与玄武岩筋热熔胶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玄武岩筋的表面通过尼龙绳捆扎形成有螺纹凹槽,所述螺纹凹槽的深度是玄武岩筋直径的6%,螺距等于玄武岩筋直径。原有传统的非金属连接件通过对玄武岩筋表面喷石英砂,以增加玄武岩筋与混凝土的锚固力,本产品免去了喷砂工序,却达到了与相同直径钢筋的锚固强度。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的非金属连接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保证玄武岩筋杆件与塑料泡沫牢牢咬合;减少插筋过程中对泡沫塑料板的破坏,大大减少带入混凝土中的泡沫塑料和插入阻力,方便工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PVC套杆结构示意图。
其中: 1、PVC套杆,11、套管,12、固定件, 2、玄武岩筋,3、环形倒刺缺口,4、斜面,5、螺纹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2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非金属连接件,它包括PVC套杆1和套设在PVC套杆内的玄武岩筋2,所述PVC套杆1包括外套在玄武岩筋上的套管11以及外套在套管上的固定件12,所述套管11与玄武岩筋2热熔胶连接,所述固定件12为无下盖的中空柱体,固定件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向上倾斜,并且下端面呈波浪形,所述固定件的外表面设有环形倒刺缺口3,所述玄武岩筋的底面为斜面4,使玄武岩筋的底部呈尖刺状。
所述玄武岩筋的表面通过尼龙绳捆扎形成有螺纹凹槽5,所述螺纹凹槽的深度是玄武岩筋直径的6%,螺距等于玄武岩筋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联(杭州)节能建筑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欧联(杭州)节能建筑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22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电极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量子点/石墨烯光敏场效应管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