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防洪组合堤及其重力阻水段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92660.8 | 申请日: | 2015-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0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丁泽霖;吕素冰;王婧;宋士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E02B3/06;E02B3/12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2 | 代理人: | 王明朗 |
地址: | 45000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防洪 组合 及其 重力 阻水段 | ||
1.一种移动防洪组合堤,包括重力阻水段,其特征在于,重力阻水段设计成剖面为上窄下宽的三角形剖面,迎水面一侧固定有前衬钢板,在前衬钢板的两侧安装有轮胎行走机构,轮胎的转轴位于重力阻水段中心附近位置;借助于轮胎行走机构使各重力阻水段排列对接形成防洪组合堤,所述轮胎行走机构,包括轮胎、轮毂及转轴,并在前衬钢板的两侧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后侧垂直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约束插孔,在所述定位槽内匹配安装有连杆,连杆的前侧垂直固定有轴套,连杆的后端设置有插头,插头能够匹配安装于所述约束插孔内,所述转轴匹配安装于轴套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防洪组合堤,其特征在于,在各重力阻水段的前衬钢板的上侧设置有扶手或者扶手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防洪组合堤,其特征在于,在各重力阻水段的两侧设置有橡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防洪组合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为叉状支撑板,叉状支撑板的末端分别设置有约束插孔,在连杆的后端设置有叉状杆,叉状杆的末端设置有插头,各插头与叉状支撑板上对应的约束插孔匹配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移动防洪组合堤,其特征在于,轮胎行走机构设置有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定位槽一侧的约束套,约束套内匹配安装有档杆,挡杆外侧设置有挡块。
6.一种移动防洪组合堤的重力阻水段,其特征在于,重力阻水段设计成剖面为上窄下宽的三角形剖面,迎水面一侧固定有前衬钢板,在前衬钢板的两侧安装有轮胎行走机构,轮胎的转轴位于重力阻水段中心附近位置;借助于轮胎行走机构使各重力阻水段排列对接形成防洪组合堤,所述轮胎行走机构,包括轮胎、轮毂及转轴,并在前衬钢板的两侧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后侧垂直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约束插孔,在所述定位槽内匹配安装有连杆,连杆的前侧垂直固定有轴套,连杆的后端设置有插头,插头能够匹配安装于所述约束插孔内,所述转轴匹配安装于轴套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防洪组合堤的重力阻水段,其特征在于,在各重力阻水段的前衬钢板的上侧设置有扶手或者扶手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防洪组合堤的重力阻水段,其特征在于,在各重力阻水段的两侧设置有橡胶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266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