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家庭生态系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93161.0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6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吉建红;张耀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小平;吉建红;张耀吉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00;A61L9/20;B01D53/86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14 | 代理人: | 欧颖,吴婷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家庭 生态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处理设备,特别的,涉及一种智能家庭生态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经济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态大环境带来极大污染,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质量。面对日益恶化空气环境,各种家庭空气净化器产品应运而生,现有空气净化处理设备几乎全部是采用吸入空气过滤的净化手段,本发明中将其称之为“过滤式空气净化方式”,其设计观念传统,没有创新,“过滤式空气净化方式”就是通过强流量的扰流风机,将空气吸入机器内,然后通过层层过滤后,将空气排出,此方法缺点是运行成本高,运行一段时间需更换滤网,如若不及时更换滤网,不仅不能净化空气,反而因滤网上吸附的灰尘及污染物向外散发,产生二次污染,且滤网上吸附灰尘后会因空气透过率差而产生躁音,有的产品满负荷运行时躁音达90分贝左右。虽说可以对空气中各种尘埃有很好吸附处理效果,但对家庭环境空间的空气质量没有质的改变。
部分低质低价产品不仅不能净化空气,甚至还污染空气,如采用空气高压电离产生臭氧的产品,就属此类。尽管臭氧具有灭菌和空气净化作用,但在空气中浓度很难人为控制,空气中臭氧浓度超过百万分之五时,对人体就有生命危险。有关环境检测部门检测发现,在高温炎热的夏季,汽车尾气等其他设备排放的化合物,在太阳光紫外线作用下,产生的臭氧危害,甚至超过PM2.5的危害。
目前也有很多空气净化利用“纳米光触媒”技术,有的在灭蚊灯具或其他灯具外壳上涂上“光催化剂”材料,利用紫光诱蚊灯作光源,即是所谓多功能的空气净化器。由于表面积有限,其净化效果很难保证。有的则在被动式空气净化器中增加一层光触媒过滤网,尽管增加光触媒的反应面积,但由于有大量气流流过滤网,空气中带纤维状灰尘,很容易附着于滤网上,时间一长,则被灰尘履盖,无法发挥光催化作用。
中国专利201510026234.8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一个密闭空间内以纳米二氧化钛作为过滤网,以紫光灯为催化剂,空气经过二氧化钛过滤网后依次经过一道带水的过滤室及三道带水草的过滤室,其本质也是被动的过滤式净化,其二氧化钛过滤网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因表面积满灰尘而阻断二氧化钛与空气的接触,使二氧化钛失去过滤作用,整个空气净化器失效,且其整个后期过滤程序都处于密闭空间中,由于水草本身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因此,为保证水草成活,机器必一直不停运转,否则其内水草极易缺氧死亡,整个机器处于被迫工作状态,另外,该机器内部结构复杂,维护起来费时费力,成本高。
总之,目前的空气净化产品都是使用传统的过滤方法,没有一款真正遵循了生态环保的理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家庭生态系统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庭生态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以及水箱顶部盖设的盖板,盖板上设有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有设置在盖板上或水箱侧面的电器箱,以及安设在电器箱外表面的紫外线灯管,电器箱为紫外线灯管供电,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电器箱周围的光触媒介质载体,电器箱外表面紫外线灯管发出的紫外光可照到电器箱周围的光触媒介质载体上;盖板上开有通孔A,通孔A内置有存活的植株,植株的茎叶穿过通孔A外露于水箱之外,水箱内盛有水,植株的根部穿过通孔A伸至水箱内部与水面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上另开有通孔B,电器箱上设有出风口对准通孔B的鼓风机,鼓风机的进风口设置于电器箱的外表面或置于电器箱的外围,盖板上设有导风管,导风管从盖板穿入水箱内,水箱外空气可经鼓风机吸至水箱内,水箱内空气可经导风管散至水箱外,电器箱的侧面安设有加速电器箱周围空气流动的扰流风机,电器箱为鼓风机及扰流风机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扰流风机包括至少两个均匀对称分布在电器箱上的扰流风机,相邻的两扰流风机吹风方向相反,所述鼓风机包括至少两个均匀对称分布在电器箱上的鼓风机,各鼓风机吹风方向相同。
进一步的,盖板上的植株分布在空气净化装置的周围,电器箱外表面布设有为植株提供光源的LED灯带,电器箱为LED灯带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材料可以采用透光的透明材质,所述水箱箱体材料也可以采用透光的透明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线灯管发出的紫外线为波长介于340纳米~380纳米的紫外线。该波段的紫外在照射过程中又不产生臭氧,避免臭氧浓度过高而伤害人体,且该波段的紫外线接近可见光,可参与植株的光合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小平;吉建红;张耀吉,未经陈小平;吉建红;张耀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31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