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繁殖白芨组培苗的方法及白芨的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94125.6 | 申请日: | 2015-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5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许冬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美药业(文山)药材种植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李丙林 |
地址: | 663000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繁殖 白芨 组培苗 方法 种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育苗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繁殖白芨组培苗的方法及白芨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白芨是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植株高18-60厘米,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以及缅甸北部,主要花期在春季,但因各地气候而不同,晚冬至夏初都可能开花。白芨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及园林价值。白芨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可盆栽室内观赏,亦可点缀于较为荫蔽的花台、花境或庭院一角。
白芨的蒴果中含有数以万计的细微种子,消毒灭菌后,选择合适的培养基,进行白芨种子的无菌萌发,以便种植,生产上多采用固体培养法育苗,如图1所示,即“原球茎—诱导丛生芽增殖—诱导芽的分化—诱导生根成苗”的方式进行大规模生产。这样的组培程序,全过程需要转接4次,步骤繁琐、操作复杂、增加了污染几率。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繁殖白芨组培苗的方法,所述的高效繁殖方法为液体培养基法,只需转接一次,相比传统的固体培养法,操作简单、污染小、成本低、成活率高、培养周期短。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芨的种植方法,所述的种植方法改进了白芨组培苗的培育方法,具有成活率高、产率高等优点。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繁殖白芨组培苗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将白芨种子播种在种子萌发培养基中,培育萌发30-40d,再移至成苗培养基中,成苗培养3-4个月,得到白芨组培苗;
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由以下成分组成:1/2改良型MS培养基、30-40g/L土豆汁、20-30g/L蔗糖;所述成苗培养基由以下成分组成:改良型MS培养基、30-40g/L土豆汁、60-70g/L香蕉汁、20-30g/L蔗糖、3.8-4.5g/L琼脂粉;
所述改良型MS培养基的配方为:硝酸钾1890-1900mg/L,硝酸铵1650-1660mg/L,二水氯化钙440-445mg/L,七水硫酸镁370-375mg/L,磷酸二氢钾165-170mg/L,碘化钾0.75-0.83mg/L,硼酸5-6.2mg/L,四水硫酸锰22.3-24mg/L,七水硫酸锌8.6-10mg/L,钼酸钠0.2-0.25mg/L,五水硫酸铜0.025-0.03mg/L,氯化钴0.025-0.03mg/L,硫酸亚铁27.8-30mg/L,乙二胺四乙酸24.3-26mg/L,肌醇95-100mg/L,烟酸0.8-1mg/L,盐酸吡哆醇0.8-1mg/L,盐酸硫胺素0.8-1mg/L,甘氨酸3-4mg/L,pH为5.8-6.0。
上述高效繁殖方法通过以下手段实现了液体培养基培育白芨组培苗的目的:改良MS培养基,分别针对性地配制种子萌发培养基和成苗培养基,加入土豆汁、香蕉汁、蔗糖、琼脂粉提高两个不同发育阶段培养基的营养条件。
其中,在种子萌发培养基中白芨种子完成了原球茎的诱导和生长,在成苗培养基中是进行成苗过程。
经过以上繁殖,得到的白芨组培苗的成活率在95%以上,整体污染率小于0.3%,且整个繁殖过程培养周期为120-160天,仅需一次转移,操作简单,成本比传统的固体培养法降低了55%。
优选地,所述培育萌发和所述成苗培养的培养条件均为:24-26℃、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光照时间10-11h/d。严格控制种子萌发及成苗时的温度、光照条件可以快速、高成活率地培育出白芨组培苗。
优选地,所述培育萌发在摇床中进行,且摇床的转速为120-130r/min。
120-130r/min的转速有利于种子均匀、高效地吸收营养,快速萌发。
优选地,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和所述改良型MS培养基均采用如下相同的制备方法:按照配方,将所有原料混合溶解,再采用高压锅灭菌。
经过高压灭菌,为种子萌发、成苗提供更安全的培养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美药业(文山)药材种植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康美药业(文山)药材种植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41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