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翻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94198.5 | 申请日: | 2015-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6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邓存宏;林明德;刘安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F16C11/10;F16C11/12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赵根喜;郑特强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翻转 翻转装置 金属件 配合件 止挡片 磁性元件 主体旋转 自动栓锁 旋转部 卡合 机壳外部 卡合机构 框架本体 突出框架 框架本 两段式 支撑 刮伤 滑轨 预设 转动 体内 吸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翻转装置。翻转装置包括旋转部及支撑部。旋转部包括翻转主体及第一金属件。支撑部包括框架本体、滑轨及第一配合件。第一配合件设置于框架本体内。第一配合件包括第一磁性元件及第一止挡片。在翻转主体旋转至第一预设角度时,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一金属件互相吸引,使得第一金属件突出翻转主体,第一止挡片转动突出框架本体;其中当翻转主体旋转至第一定位角度时,第一止挡片与第一金属件互相卡合。本发明的翻转装置可以达到旋转及方便互相卡合的功效,并能够达到两段式自动栓锁的效果,防止使用者对于翻转主体翻转速度过快或过慢而造成无法自动栓锁问题,且卡合机构亦不会刮伤机壳外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翻转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方便互相卡合的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今的电子装置皆以朝着轻薄短小的目标来设计,且触控显示装置的应用也日益蓬勃,使用者利用触控方式可以更直觉的操作电子装置。于此同时,将触控显示装置应用于可翻转的笔记本电脑的屏幕部分的技术也已经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产品。然而,于现有技术中,可翻转的笔记本电脑的屏幕部分与外框框架之间卡合的设计不佳,使用者若翻转太快或是太慢,屏幕部分与外框框架之间的金属件可能会太快或太慢突出来,而无法顺利地互相卡合。如此一来,使用者便无法方便且直觉地使用现有技术的可翻转的笔记本电脑。
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新的翻转装置及其触控式电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翻转装置,其具有可以方便互相卡合的效果。
为达成上述之目的,本发明的翻转装置包括旋转部及支撑部。旋转部包括翻转主体及第一金属件。第一金属件设置于翻转主体的第一侧。支撑部包括框架本体、枢轴元件、滑轨及第一配合件。枢轴元件枢接框架本体与翻转主体,使翻转主体利用枢轴元件而翻转。滑轨设置于框架本体,滑轨具有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具有第一定位位置及第二定位位置。第一配合件枢接于框架本体。第一配合件包括第一定位柱、第一磁性元件及第一止挡片。第一定位柱滑动地设置于第一定位槽,以定位于第一定位槽的第一定位位置或第二定位位置。第一磁性元件对应第一金属件的位置设置。第一止挡片相邻于第一磁性元件。在翻转主体旋转至第一预设角度时,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一金属件互相吸引,使得第一配合件枢转以使第一止档片部分地突出框架本体,第一定位柱离开第一定位位置,且第一金属件部分地突出翻转主体;当翻转主体旋转至第一定位角度时,突出的第一止挡片与第一金属件互相卡合,且第一定位柱定位到第二定位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翻转装置可以达到旋转及方便互相卡合的功效,并能够达到两段式自动栓锁的效果,防止使用者对于翻转主体翻转速度过快或过慢而造成无法自动栓锁问题,且卡合机构亦不会刮伤机壳外部。
所述旋转部还包括第二金属件,设置于所述翻转主体的第二侧,且所述第二金属件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配合件的位置,其中所述第一侧及所述第二侧为所述翻转主体相对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一配合件还包括第二止挡片,相邻于所述第一止挡片;在所述翻转主体旋转至第二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与所述第二金属件互相吸引,使得所述第一配合件枢转以使所述第二止挡片部分地突出所述框架本体,且所述第二金属件部分地突出所述翻转主体;当所述翻转主体旋转至第二定位角度时,所述第二止挡片与所述第二金属件互相卡合。
根据一实施方式,所述翻转主体还包括第二磁性元件;所述滑轨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及第二定位槽,其中所述第二定位槽具有第三定位位置及第四定位位置;所述支撑部还包括:第二配合件以及第三磁性元件,第二配合件枢接于所述框架本体内,所述第二配合件具有第二定位柱,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槽,以定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所述第三定位位置或所述第四定位位置;第三磁性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配合件,其中所述翻转主体旋转至所述第一定位角度或所述第二定位角度时,所述第三磁性元件与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互相吸引,使得所述第二配合件枢转以使所述第二定位柱离开所述第三定位位置,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带动所述滑轨滑动,使所述第一定位柱定位于所述第二定位位置,所述第二定位柱定位于所述第四定位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41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