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S1接口的切入流程和切出流程的关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94651.2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7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程伟;佟欣;张长华;范沥励;张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浩瀚深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0 | 分类号: | H04W24/00;H04W9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创新大***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s1 接口 切入 流程 关联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S1接口的切入流程和切出流程的关联方法。
背景技术
S1接口是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eNodeB(evolvedNodeB演进的eNodeB)与EPC(EvolvedPacketCore,演进的分组核心网)之间的通讯接口。目前,大致有两种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基于S1接口内部切换的关联:
1、利用MME(MobilityManagement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设备节点分配的MMEUES1APID参数来实现切入和切出的关联。该参数可以在MME内部唯一标识一个UE(UserEquipment,用户设备),利用这一特性,当发生MME内部切换时,该参数保持不变,因此可以用于切入流程和切出流程的关联;
2、利用S1AP协议的HandoverRequired消息中传递的透明容器参数中的内容,取特定位置的若干长度的连续字节,做为切出侧的关键字KEY;再从切入侧的HandoverRequest消息中的透明容器参数中相同位置提取相同长度的若干字节,做为切入侧的关键字KEY。将切出侧和切入侧的关键字KEY做比较,相同则表明是同一个UE的过程。
针对上述两种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1、使用MMEUES1APID参数进行关联,这种方法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在MME变更时,该参数会变化,导致关联失败;另外从现网数据看,由于同一个MME可能有多个IP,切换时即使MME不变更,但IP地址可能会发生变化,这时MMEUES1APID参数也有可能会重新分配,导致切入流程和切出流程关联失败;
2、利用透明容器参数中的若干长度连续字节来进行关联,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问题。除非提取全部的字节,否则即使提取的字节很长,也不具有唯一性,在大数据量下不能保证多个UE数据的不重复,这时就会造成关联错误。而如果提取全部的字节,则存在程序处理不可行,效率非常低下的问题。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S1接口的切入流程和切出流程的关联方法,其可以不管MME设备是否发生变更,均可以实现切出流程和切入流程的关联;不管切换过程是成功还是失败,均可以实现切出流程和切入流程关联;不管任何通信场景,只要在监测范围内,均可以实现LTE内部基于S1接口的切出流程和切入流程的关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S1接口的切入流程和切出流程的关联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切出侧的源eNodeB向MME发送S1AP协议的HandoverRequired消息,所述HandoverRequired消息包含切出侧透明容器参数,所述切出侧透明容器参数包含节点间的切出侧RRC消息,所述切出侧RRC消息包含切出侧CellIdentity参数和切出侧C-RNTI参数;
提取所述切出侧CellIdentity参数和切出侧C-RNTI参数;
切入侧的MME向目标eNodeB发送S1AP协议的HandoverRequest消息,所述HandoverRequest消息包含切入侧透明容器参数,所述切入侧透明容器参数包含节点间的切入侧RRC消息,所述切入侧RRC消息包含切入侧CellIdentity参数和切入侧C-RNTI参数;
提取所述切入侧CellIdentity参数和切入侧C-RNTI参数;
判断所述切出侧CellIdentity参数和切出侧C-RNTI参数与所述切入侧CellIdentity参数和切入侧C-RNTI参数是否相同;
若所述切出侧CellIdentity参数和切出侧C-RNTI参数与所述切入侧CellIdentity参数和切入侧C-RNTI参数相同,则将所述切入流程和切出流程关联处理。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切出侧CellIdentity参数和切入侧CellIdentity参数均为28bit长,高20bit为eNodeBid,低8bit为eNodeB内的cellid,上述述判断步骤中比较切出侧eNodeBid、切出侧cellid和切出侧C-RNTI参数与切入侧eNodeBid、切入侧cellid和切入侧C-RNTI参数是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浩瀚深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浩瀚深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46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铁矿终粉磨系统
- 下一篇:无刷直流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