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段编织仿生型人工肩袖补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94822.1 | 申请日: | 2015-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5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陈世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08 | 分类号: | A61F2/08;A61L27/28;A61L27/5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0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段 编织 仿生 人工 肩袖补片 | ||
1.一种分段编织仿生型人工肩袖补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肱骨编织段(1)、肌腱自由纤维段(2);
肱骨编织段(1)的上部设置有骨端孔(3),骨端孔(3)贯穿肱骨编织段(1)的内表面、外表面;
肱骨编织段(1)的下端连接肌腱自由纤维段(2)的上端;
肌腱自由纤维段(2)的下部设置有腱端孔(4),腱端孔(4)贯穿肌腱自由纤维段(2)的内表面、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编织仿生型人工肩袖补片,其特征在于,骨端孔(3)系有牵引线A,腱端孔(4)系有牵引线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编织仿生型人工肩袖补片,其特征在于,肱骨编织段(1)采用纤维编织而成的网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编织仿生型人工肩袖补片,其特征在于,骨端孔(3)和腱端孔(4)采用如下任一种方式:
-骨端孔(3)为螺钉孔,腱端孔(4)为穿针孔;
-骨端孔(3)为带线锚钉孔,腱端孔(4)为穿针孔;
-骨端孔(3)为穿针孔,腱端孔(4)为穿针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编织仿生型人工肩袖补片,其特征在于,肱骨编织段(1)的上部表面或全部表面设置有涂层I,肌腱自由纤维段(2)的下部表面或全部表面设置有涂层II,在肱骨编织段(1)与肌腱自由纤维段(2)的连接处涂覆有涂层III;
进一步地,具体为:
-所述涂层III是由涂层I的材料与涂层II的材料所构成的复合涂层;
-与涂层I和/或涂层II相比,所述涂层III含有不同的成骨生长因子、成骨生长药物、成肌生长因子或者成肌生长药物;
-所述涂层I、涂层II、涂层III均为纳米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分段编织仿生型人工肩袖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肱骨编织段(1)的下端连接所述肌腱自由纤维段(2)的上端所形成的接合界线D呈锯齿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段编织仿生型人工肩袖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肱骨编织段(1)与肌腱自由纤维段(2)的连接处,是指:由肱骨编织段(1)、肌腱自由纤维段(2)所构成的整体在高度方向上包含有所述接合界线D的一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编织仿生型人工肩袖补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展开支架A(501)、自展开支架B(502)、自展开支架C(601)、自展开支架D(602);
肱骨编织段(1)设置有通孔A(7);
自展开支架A(501)与自展开支架B(502)交叉设置,且均穿过通孔A(7);
自展开支架A(501)、自展开支架B(502)的上端均紧固连接于肱骨编织段(1)的外表面;自展开支架A(501)、自展开支架B(502)的下端均紧固连接于肱骨编织段(1)的内表面;
肌腱自由纤维段(2)设置有通孔B(8);
自展开支架C(601)与自展开支架D(602)交叉设置,且均穿过通孔B(8);
自展开支架C(601)、自展开支架D(602)的下端均紧固连接于肌腱自由纤维段(2)的外表面;自展开支架C(601)、自展开支架D(602)的上端均紧固连接于肌腱自由纤维段(2)的内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段编织仿生型人工肩袖补片,其特征在于,自展开支架A(501)、自展开支架B(502)、自展开支架C(601)、自展开支架D(602)均为采用记忆合金制成的长条形片状结构或者杆状结构;
自展开支架A(501)、自展开支架B(502)的具体结构均为:除了上端与下端之外,其余部分与肱骨编织段(1)的表面相分离;
自展开支架C(601)、自展开支架D(602)的具体结构均为:除了上端与下端之外,其余部分与肌腱自由纤维段(2)的表面相分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段编织仿生型人工肩袖补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保护层(901)、内保护层(902);
外保护层(901)、内保护层(902)均由一编织片(1001)和一自由纤维片(1002)构成;
外保护层(901)的编织片(1001)覆盖住肱骨编织段(1)的外表面,且位于自展开支架A(501)、自展开支架B(502)的外侧;
外保护层(901)的自由纤维片(1002)覆盖住肌腱自由纤维段(2)的外表面,且位于自展开支架C(601)、自展开支架D(602)的外侧;
内保护层(902)的编织片(1001)覆盖住肱骨编织段(1)的内表面,其位于自展开支架A(501)、自展开支架B(502)的内侧;
内保护层(902)的自由纤维片(1002)覆盖住肌腱自由纤维段(2)的内表面,且位于自展开支架C(601)、自展开支架D(602)的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482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注射器的针帽和注射器组件
- 下一篇:数显式见光易分解化疗药滴速用滴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