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反推功能的二元塞式喷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95186.4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0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任利锋;左云智;胡春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K1/60 | 分类号: | F02K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26 | 代理人: | 周良玉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二元 喷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反推功能的二元塞式喷管。
背景技术
飞机速度的提高和机翼载荷的增加,必然使飞机起飞和着陆滑跑距离增加,为了缩短飞机滑跑距离以及作必要的机动飞行动作,就需要反推减速装置。传统的抓斗形折流板反推装置,比较笨重,承受的反推力载荷大;折流栅反推装置,机械协调件多,结构复杂,气流易泄露导致发动机性能降低,现有的反推装置已难以满足现在飞速发展的技术。
现在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反推装置,该反推装置在不影响喷管的常规的结构形式与性能的前提下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发推装置的缺陷,弥补传统反推装置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反推功能的二元塞式喷管。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反推功能的二元塞式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圆转方筒体,前端与发动机连接,后端与两块左右对称分布的侧壁板以及两块上下对称分布的水平壁板固定连接;两块侧壁板和两块水平壁板组成空腔,空腔内布置有塞锥体,侧壁板、水平壁板和塞锥体共同构成正常排气通道;
可调挡板,为塞锥体的一部分,可调挡板的前端通过转轴铰接在左右两块侧壁板之间,当可调挡板绕转轴转动预定角度时,可调挡板的后端与水平壁板的固定部分的内壁抵靠,且将正常排气通道堵塞;
可调壁板,为水平壁板的一部分;
驱动机构,包括三组安装座和三组作动筒,每组的两个安装座以及两个作动筒之间左右对称分布;
第一连杆机构,对称设置在两块侧壁板的外壁上,每个第一连杆机构的前端与同侧的作动筒的后端铰接;
第二连杆机构,包括两组,设置在塞锥体内部,且上、下对称分布,分别与上、下端的可调挡板的铰接;
滑杆,沿左右方向水平贯穿两块侧壁板,两端分别与同侧的第一连杆机构的后端固定连接;
第三连杆机构,上、下对称分布在两块侧壁板的外壁上,第三连杆机构的一端与作动筒的后端铰接,另一端与可调壁板的转轴的轴端部固定连接。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位于所述塞锥体空腔内的每组所述第二连杆机构的个数为2-6个,沿滑杆轴向布置。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侧壁板上沿前后方向开设有滑槽,滑杆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滑槽对称设置在所述侧壁板上,且在所述滑槽处布置有密封块。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可调壁板的中部通过转轴铰接在左右两块侧壁板之间,当可调挡板转动预定角度时,可调壁板同步转动且与左右的侧壁板形成反推排气通道。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安装座固定在同侧的所述侧壁板外壁上,作动筒前端与同侧的安装座铰接。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滑杆置于空腔的部分还与上、下两个第二连杆机构铰接,以驱动两个第二连杆机构带到上、下两个可调挡板转动。
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反推功能的二元塞式喷管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外廓尺寸小、重量轻、可靠性高,便于后机身一体化设计等优点,弥补常规喷管反推装置的缺陷,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具有反推功能的二元塞式喷管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具有反推功能的二元塞式喷管处于反推工作状态;
图2是按照本发明的具有反推功能的二元塞式喷管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具有反推功能的二元塞式喷管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图3是按照本发明的具有反推功能的二元塞式喷管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其中,具有反推功能的二元塞式喷管处于反推工作状态;
图4是按照本发明的具有反推功能的二元塞式喷管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另一局部结构剖视图,其中,具有反推功能的二元塞式喷管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图5是按照本发明的具有反推功能的二元塞式喷管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第三结构剖视图,其中,具有反推功能的二元塞式喷管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圆转方筒体、2-侧壁板、3-可调壁板、4-水平壁板、5-可调挡板、6-塞锥体、7-第二连杆机构、8-第一连杆机构、9-第三连杆机构、10-作动筒、11-安装座、12-滑杆、13-密封块、14-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51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强力高速传动主轴
- 下一篇:立车仿形加工装置及具有该仿形加工装置的立式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