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式空心电抗器过热故障预警的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96875.7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3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邹建明;李振柱;周文俊;喻剑辉;王梓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电网有限公司;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K11/00 | 分类号: | G01K11/00;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心 电抗 过热 故障 预警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警方法,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干式空心电抗器过热故障预警的方法及其系统,属于电力设备干式空心电抗器过热故障监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实际运行经验和大量资料表明:造成干式空心电抗器烧毁的主要原因是匝间绝缘短路故障。干式空心电抗器绝缘短路故障多出现在包封内部,一旦包封内的绝缘材料局部温度过高,发生烧损,通常无法修复,只能整体报废。
干式空心电抗器的包封温度能够用于判别电抗器是否发生过热故障,近年来,随着红外监测技术不断成熟和日臻完善,电力设备的红外监测诊断技术作为一项简便快捷的设备状态在线监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已广泛使用红外成像仪对干式空心电抗器进行温度监测。但是,红外成像仪只能对干式空心电抗器暴露在最外层的包封进行测温,对内包封的温升情况无法详细监测;且由于红外成像仪探头扫描点的位置限制,只能监测到干式空心电抗器包封下部,而干式空心电抗器温度最高点一般出现在各包封的中上部,红外成像仪只能监测到干式空心电抗器温度最低点的部分,所以非接触式远红外在线测量方法无法监测到干式空心电抗器的温度最高点部位,因此对干式空心电抗器内部绝缘性能的监测亟需研究一种新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干式空心电抗器红外监测诊断技术内包封的温升情况无法详细监测、无法监测到干式空心电抗器的温度最高点部位等缺点,提供一种干式空心电抗器过热故障预警的方法及其系统。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干式空心电抗器过热故障的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干式空心电抗器包封表面过热产生的特征气体含量值;
传输空心电抗器包封表面过热产生的特征气体含量值;
发送空心电抗器包封表面过热产生的特征气体含量值信号;
接收空心电抗器包封表面过热产生的特征气体含量值信号;
处理并传输空心电抗器包封表面过热产生的特征气体含量值信号;
接收、显示并比较空心电抗器包封表面过热产生的特征气体含量值信号,当空心电抗器包封表面过热产生的特征气体含量值信号含量值超过设定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
接收报警信号并报警。
一种干式空心电抗器过热故障的预警系统,包括气体传感器、A/D转换单元、数据传输装置、数据接收装置、后台服务器、远程客户端和报警系统,所述的气体传感器包括电化学式气体传感器和红外式气体传感器,所述的电化学式气体传感器和红外式气体传感器均布置在干式空心电抗器包封表面,电化学式气体传感器和红外式气体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A/D转换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A/D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数据传输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数据传输装置的输出端与数据接收装置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数据接收装置的输出端与后台服务器的接收端相连接,所述后台服务器的输出端与远程客户端相连,所述远程客户端的输出端与报警系统相连接,
气体传感器,用于获取干式空心电抗器包封表面过热产生的特征气体含量值;
A/D转换单元,用于传输空心电抗器包封表面过热产生的特征气体含量值;
数据传输装置,用于发送空心电抗器包封表面过热产生的特征气体含量值信号;
数据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空心电抗器包封表面过热产生的特征气体含量值信号;
后台服务器,用于处理并传输空心电抗器包封表面过热产生的特征气体含量值信号;
远程客户端,用于接收、显示并比较空心电抗器包封表面过热产生的特征气体含量值信号,用于当空心电抗器包封表面过热产生的特征气体含量值信号含量值超过设定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
报警系统,用于接收报警信号并报警。
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和数据接收装置之间通过无线网络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华中电网有限公司;武汉大学,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华中电网有限公司;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68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