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能预聚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98169.6 | 申请日: | 2015-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1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朱亚伟;丁志平;胡必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20/18 | 分类号: | C08F220/18;C08F220/06;C08F220/54;C08F220/48;C08F222/14;C08F226/10;C08F2/26;C08F2/30;D06P1/52;D06P1/16;D06P3/5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孙周强 |
地址: | 2151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预聚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功能预聚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单体、改性物以及乳化剂加入水中形成乳液,在引发剂存在下,经乳液聚合得到功能预聚体;所述乳液中,单体、改性物以及乳化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5~24%、2~5%、1.5~3%,其余为水;
所述单体由丙烯酸丁酯、丙烯腈、丙烯酸、N-羟甲基丙烯酰胺组成;以乳液的质量为基准,所述单体中,丙烯酸的质量分数为0.4~0.6%,N-羟甲基丙烯酰胺的质量分数为0.4~0.6%,丙烯腈的质量分数为2.5~3.5%,余量为丙烯酸丁酯;
所述改性物的组成选择以下四种方案之一:
(1)由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1,4-环己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组成;
(2)由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异十三烷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的任意二种物质组成;
(3)由N-乙烯基吡咯烷酮、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组成;
(4)由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N-乙烯基吡咯烷酮、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组成;
所述乳化剂由阴离子乳化剂和非离子乳化剂组成;所述阴离子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和/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所述非离子乳化剂为SP-80和/或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所述乳液中,阴离子乳化剂的质量分数为0.4~0.6%;
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功能预聚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物由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1,4-环己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组成;以乳液的质量为基准,所述改性物中,1,4-环己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的质量分数为0.2~0.5%,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的质量分数为0.2~0.5%,甲基丙烯酸的质量分数为0.2~0.5%,余量为丙烯酸乙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功能预聚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物由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异十三烷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的任意二种物质组成;当改性物含有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时,所述乳液中,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的质量分数为0.1~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功能预聚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物由N-乙烯基吡咯烷酮、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组成;以乳液的质量为基准,所述改性物中,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质量分数为0.8~1.5%,余量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功能预聚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物由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N-乙烯基吡咯烷酮、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组成;以乳液的质量为基准,所述改性物中,丙烯酸乙酯的质量分数为0.3~0.5%,甲基丙烯酸的质量分数为0.3~0.5%,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质量分数为0.3~0.5%,余量为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功能预聚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单体、改性物以及乳化剂加入水中,制备乳液;将引发剂加入水中,制备引发剂溶液;然后按质量占比,将30~60%量的乳液与30~60%量的引发剂溶液混合,制备混合液,调节混合液温度为70~75℃;然后在搅拌下,将剩余的乳液与剩余的引发剂溶液滴加至混合液中,滴加完成,再反应110~130分钟,得到所述功能预聚体。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任意一种功能预聚体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功能预聚体。
8.权利要求7所述功能预聚体在涤纶织物直接印花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合成增稠剂、液体分散染料、功能预聚体和水混合,搅拌均匀,制得印花色浆;涤纶织物经所述印花色浆印花后烘干;再经高温处理,即完成涤纶织物印花;所述高温处理的温度为180℃~210℃,时间为45~120秒;所述印花色浆中,合成增稠剂、液体分散染料以及功能预聚体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5~1.5%、0.5~3.5%、0.5~2.0%,其余为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分散染料由质量分数为10~30%原染料、1.0~3.5%活性研磨剂以及余量的水组成;所述活性研磨剂由质量比为1∶(0.5~2)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
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醇醚磷酸酯盐、醇醚羧酸盐、月桂基磷酸酯钾盐、甲基萘磺酸钠的甲醛缩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酸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异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甘油单油酸酯的衍生物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原染料为C.I.分散红54、C.I.分散红73、C.I.分散红86、C.I.分散红92、C.I.分散红152、C.I.分散红153、C.I.分散红145、C.I.分散红167、C.I.分散红179、C.I.分散红277、C.I.分散红278、C.I.分散红343、C.I.分散紫26、C.I.分散紫63、C.I.分散紫77、C.I.分散紫93、C.I.分散黄114、C.I.分散黄119、C.I.分散黄163、C.I.分散黄184:1、C.I.分散黄199、C.I.分散黄211、C.I.分散橙30、C.I.分散橙44、C.I.分散橙61、C.I.分散橙73、C.I.分散橙288、C.I.分散蓝60、C.I.分散蓝79、C.I.分散蓝102、C.I.分散蓝148、C.I.分散蓝165、C.I.分散蓝183、C.I.分散蓝183:1、C.I.分散蓝257、C.I.分散蓝291、C.I.分散蓝291:1、C.I.分散蓝301、C.I.分散蓝354、C.I.分散绿9或者C.I.分散棕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816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油的异戊二烯功能橡胶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物
- 下一篇:差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