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点电阻触摸屏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98340.3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3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邱龙臻;薛战;王晓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45 | 分类号: | G06F3/045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09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点 电阻 触摸屏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屏领域,具体是一种多点电阻触摸屏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触摸屏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机交互设备,在工业、娱乐、个人电子电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触摸屏也从传统的单点触摸到多点触摸。
电容屏目前存在的隐患,他们受环境(温度、湿度等)影响较大,会出现漂移现象,且不能在佩带手套时使用,这严重的限制了寒冷地区冬日的户外使用。电阻式触摸屏技术虽然存在怕划伤、寿命短等不利因素,但其固有的相对简单的结构,高可靠性,低成本,支持多种输入介质(导体,非导体)等优点,使得其拥在一些特殊的应用场合仍是不二的选择。近几年多为多层导电层实现电阻触摸屏,由于其寿命短、灵敏度低等不利因素,因此,将电极做在单层导电膜上的电阻触摸屏,特别是能够实现多点触摸的电阻触摸屏,成为电阻式触摸屏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点电阻触摸屏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电阻屏多点触摸存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多点电阻触摸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层上下层叠设置的透明介质,其中上层的透明介质作为触摸层,下层的透明介质作为检测层,触摸层底面设有整体式的导电膜,检测层顶面亦设置有导电膜,且检测层顶面的导电膜由至少两个方向上的电极交叉形成的交叉阵列结构构成,每个方向上分别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电极,不同方向电极交叉处分别通过搭线桥方式设置有绝缘层形成绝缘,每个电极分别单独通过引出线与外部电路连接,其中一个方向中多个电极分别连接负脉冲电压,其他方向中多个电极分别通过上拉电阻接高电平,当有触摸发生时,触摸层在触摸点处产生形变,接触到检测层,触摸层上的导电膜就会导通检测层上接触面积内的电极,发生短路,连接高电平的电极电压就会被拉低,通过对连接高电平的电极进行扫描,得出的扫描脉冲信号进行同时处理,即可得出多个触摸点的位置。
所述的多点电阻触摸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层与检测层之间设置有多个透明绝缘间隔子,由多个透明绝缘间隔子控制触摸层与检测层之间间距。
所述的多点电阻触摸屏结构,其特征在于:检测层上的电极可以做成菱形的形状。
本发明优点为:
1、在单层导电膜上制作多方向电极,极大地减小了触摸屏的厚度,可以更好地提高电阻触摸屏的灵敏度。
2、采用多层导电层,长时间触摸容易断裂而出现断路,将多层电极制作在单层导电层上,可以很好地延长器件的寿命。
3、是一款采用搭线桥方式将多个电极做到单层导电膜来实现电阻式的多点触摸屏的新结构。
附图说明
图1触摸层导电膜俯视图
图2检测层电极的整体俯视图
图3水平方向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4菱形电极时电阻触摸屏的分层图。
图5菱形电极时电阻触摸屏行列结构。
图6菱形电极时单点触摸解码的工作模式,其中:
图6a为扫描信号波形图,图6b为单点触摸的行列结构
图7菱形电极时多点触摸解码的工作模式,其中:
图7a为扫描信号波形图,图7b为多点触摸的行列结构
图8电阻触摸屏的分层图。
图9电阻触摸屏行列结构。
图10多点触摸解码的工作模式,其中:
图10a为扫描信号波形图,图10b为多点触摸的行列结构
图11电阻触摸屏的分层图。
图12电阻触摸屏行列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多点电阻触摸屏结构,包括两层上下层叠设置的透明介质,其中上层的透明介质作为触摸层1,下层的透明介质作为检测层2,触摸层1底面设有整体式的导电膜3,检测层2顶面亦设置有导电膜,且检测层顶面的导电膜由至少两个方向上的电极4交叉形成的交叉阵列结构构成,每个方向上分别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电极,不同方向电极交叉处分别通过搭线桥方式设置有绝缘层5形成绝缘,每个电极4分别单独通过引出线与外部电路连接,其中一个方向中多个电极分别连接负脉冲电压,其他方向中多个电极分别通过上拉电阻接高电平,当有触摸发生时,触摸层1在触摸点处产生形变,接触到检测层2,触摸层1上的导电膜3就会导通检测层2上接触面积内的电极4,发生短路,连接高电平的电极电压就会被拉低,通过对连接高电平的电极进行扫描,得出的扫描脉冲信号进行同时处理,即可得出多个触摸点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83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屏幕、投影的非接触式交互装置
- 下一篇:电力通信设备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