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电站安全壳穹顶裂缝无线自动监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99656.4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8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徐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7/02 | 分类号: | G01B7/02;G08C17/02;G08C1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2 | 代理人: | 严彦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电站 安全 穹顶 裂缝 无线 自动 监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核电站安全壳穹顶裂缝无线自动监测方法,所述核电站安全壳包括穹顶部分和筒壁部分,穹顶外圈有一圈女儿墙,在穹顶中间设有避雷针,避雷针周围有护栏,其特征在于:设置若干无线传感器节点、中继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
将各无线传感器节点布设于穹顶的裂缝处,每个无线传感器节点包括位移传感器(15)、第一微控制器模块(11)、存储器(13)和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2),位移传感器(15)、存储器(13)和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2)分别与第一微控制器模块(11)连接,
通过位移传感器(15)测量裂缝的状况,采集的测量数据输入第一微控制器模块(11);
通过第一微控制器模块(11)控制整个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运行,包括将位移传感器(15)采集的测量数据分别输出到存储器(13)和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2);
通过存储器(13)存储本节点中位移传感器(15)采集的测量数据,防止无线传输失败;
通过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2)无线发射本节点中位移传感器(15)采集的测量数据;
中继模块包括接收天线(25)、高频传输电缆(26)、第二微控制器模块(21)、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2)、第三无线传输模块(23)和发射天线(27),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2)和第三无线传输模块(23)分别与第二微控制器模块(21)连接,接收天线(25)通过高频传输电缆(26)与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2)连接,发射天线(27)和第三无线传输模块(23)连接;
将接收天线(25)放置于穹顶中间的护栏上,接收所有无线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测量数据;
通过高频传输电缆(26)在穹顶中间与女儿墙之间建立起信号链路,将接收天线(25)接收的测量数据传输到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2);
通过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2)解调测量数据并输入第二微控制器模块(21);
通过第二微控制器模块(21)控制整个中继模块的运行,包括将测量数据解码后输出到第三无线传输模块(23);
通过第三无线传输模块(23)对第二微控制器模块(21)解码后的测量数据进行调制,并发送到发射天线(27);
将发射天线(27)安置在女儿墙外,根据第三无线传输模块(23)的调制结果转发测量数据;
数据处理模块包括第四无线传输模块(31)和终端设备(32),第四无线传输模块(31)和终端设备(32)通过数据电缆连接,
将第四无线传输模块(31)放置在能够与中继模块的发射天线(27)通视的位置,接收发射天线(27)转发的测量数据,并发送到终端设备(32);
通过终端设备(32)对收到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及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核电站安全壳穹顶裂缝无线自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感器(15)采用LVDT类型的位移传感器,所述LVDT表示线性可变差动变压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核电站安全壳穹顶裂缝无线自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高频传输电缆(26)采用50欧姆电缆,要求在433Mhz频率上一百米的衰减不大于15d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核电站安全壳穹顶裂缝无线自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2)、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2)、第三无线传输模块(23)和第四无线传输模块(31)采用芯片Si443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核电站安全壳穹顶裂缝无线自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无线传感器节点中设置第一电源(14),中继模块中设置第二电源(24),将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2)、第三无线传输模块(23)以及微控制器模块 (21)和第二电源(24)集成为中继模块的主机(42),放置在女儿墙附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9965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