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式降雨模拟集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00258.X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8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董智;郭建英;李红丽;李锦荣;田秀民;陈新闯;张光灿;王合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降雨 模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然降雨或模拟降雨条件下径流与泥沙产生过程观测用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含有多组径流小区的移动式降雨模拟集流装置。
背景技术
由降雨形成的径流及泥沙的输移是造成水土流失及其危害的一个重要因素。降雨能直接打击土壤,形成击溅侵烛,降雨到地表形成地表径流,冲刷土体,改变土壤内部的一些特征。为了研究降雨对土地生产力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其的影响,径流小区观测是水土保持观测试验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从微观尺度上研究测验径流及泥沙的主要手段。
径流小区试验最初由美国密苏里农业试验站人员于1917年创建,近年来径流小区与人工模拟降雨相结合的测试手段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中国水利部颁布实施的《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把径流小区做为不同类型区水蚀地面监测的一种主要设施,用以监测水土流失量,其面积小,坡度、植被、土壤等地表情况容易掌握,便于控制测试。但一般单一建设的固定径流小区无法满足实验要求,误差较大而且对于一个固定的径流小区,其坡度是单一坡度;如果进行多个坡度的径流测定,加上设置重复,则需要设置多个固定径流小区。设置多个径流小区,不仅占用土地多,而且建设投资大,更为重要的是径流小区建设对当地生态景观造成破坏,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给不同坡度径流小区的建设与实验观测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建设费用不足成为径流小区试验的限制因素,从而无法简单准确的设定不同坡度以满足实验模拟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野外径流小区在测试过程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式降雨模拟集流装置,所述降雨模拟集流装置具有重量轻、携带方便、可快速移动、耐腐蚀耐磨损且不易生锈等优点,内含多种坡度模式,可在自然降雨或人工模拟降雨同一雨强条件下同步观测多种坡度下的产流产沙过程以及在同一降雨条件下同步重复观测一种坡度下的产流产沙过程,并且能回收多余降雨,节约资源,可重复利用,减少实验财力、物力及人力。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式降雨模拟集流装置,包括底部具有万向轮的承载车、多组坡位支架、多个径流小区、集流桶和导流管;
所述承载车包括前壁、两侧板、后板以及用于收集雨水的底厢;所述前壁、两侧板、后板、底厢连接形成顶部开口的厢式结构,所述前壁为栏杆、所述两侧板及后板均为板状结构;所述底厢为双层结构,包括上层板和下层板,所述底厢的上层板为多孔板,所述底厢的下层板设有雨水出水口,所述雨水出口连接有回收管;
所述多组坡位支架位于底厢的上层板上且靠近所述后板并与上层板固定连接;
所述径流小区的后端位于坡位支架上,所述径流小区的前端与前壁抵接,所述径流小区的前端设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与导流管的一端连接,导流管的另一端从前壁的上方伸出,从前壁的上方伸出的导流管的另一端的下方设有集流桶。
本发明所述移动式降雨模拟集流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所述移动式降雨模拟集流装置具有结构与工艺简易、方便制作、移动方便,占地面积较小等优点。
2、本发明所述移动式降雨模拟集流装置内含多种坡位支架,可以按实验要求设置不同坡度径流小区,实现自然或人工模拟同一雨强下不同坡度径流小区产流产沙过程的观测,从而研究不同坡度对径流及泥沙的影响;也可以设置成相同坡度,可以实现自然或人工模拟同一雨强下相同坡度径流小区产流产沙过程的观测。
3、本发明所述移动式降雨模拟集流装置,承载车、径流小区的设置合理、重量合适、便于运输携带、且可多角度任意移动、方便移动观测。
4、本发明所述移动式降雨模拟集流装置采用双层底厢设计,一方面,增强了底厢的稳定性,使得底厢更牢固;另一方面,在底厢的上层板设置了多个孔,使降落在径流小区上的降雨落入并汇集到下层板的凹槽处,从雨水回收管流出,方便回收利用多余的降雨,降低成本,加强资源的合理利用。
5、本发明所述移动式降雨模拟集流装置可重复利用,应用面广,节约资源。可广泛用于测定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土地利用强度、耕作制度、水土保持措施及生产建设项目在降雨及模拟降雨条件下径流与泥沙产生过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未经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002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雷达感应灯
- 下一篇:高纯气体汇流充装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