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音圈电机驱动的先导式伺服阀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01611.6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67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韩亚丽;朱松青;高海涛;周洲;郝大彬;时煜;郝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K31/12 | 分类号: | F16K31/12;F15B2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驱动 先导 伺服 控制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伺服阀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圈电机驱动的先导式伺服阀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音圈驱动伺服阀的工作原理为通电线圈(导体)在磁场中会产生力,力的大小与施加在线圈上的电流成比例。其基本结构是套在固定的永久磁铁上的移动线圈,当信号电流输入线圈,在电磁场效应的作用下,线圈中产生与信号电流相对应的轴向作用力,并驱动与线圈直接相连的阀芯运动,进而实现阀的开合。要实现音圈电机驱动的先导式伺服阀控制,最终体现为实现小电流的音圈电机控制,传统的伺服阀线圈驱动电路为H桥驱动电路,组成的H桥电路中多为4个MOS管或4个三极管。
中国发明专利,公布号:CN 103233937 A,公布日:2013.08.07,公开了一种电液伺服阀数字控制器,属于电液伺服阀控制技术领域。该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伺服阀控制器由于采用模拟电路结构,使得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CAN总线接口电路的控制信号传输端连接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传输端,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DA转换器的数字信号输入端,DA转换器的模拟信号输出端连接伺服阀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输入端,伺服阀驱动电路输出的驱动信号作为电液伺服阀的伺服阀线圈驱动信号;伺服阀驱动电路输出的驱动信号连接过流保护电路的采集信号输入端,过流保护电路的报警信号输出端连接伺服阀驱动电路的报警信号输入端;过流保护电路的报警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微控制器的报警控制信号输入端。此发明采用数字信号控制伺服阀,伺服阀驱动电路结构复杂,使用的开关管较多,能耗大,成本高。
中国发明专利,公布号:CN 103580464 A,公布日2014.02.12,公开了一种自保护H桥驱动电路,包括:H桥驱动单元和H桥驱动控制单元。四个开关元件处于对角线上,左上臂和右下臂的开关元件构成一个左上右下驱动支路,右上臂和左下臂的开关元件构成一个右上左下驱动支路,H桥驱动控制单元控制两个驱动支路交替导通和负载电流方向,在同一驱动支路中,一个开关元件控制负载驱动电流输出,另一个开关元件控制负载驱动电流占空比。当H桥驱动单元中一个驱动支路上有一个或两个开关元件导通时,H桥驱动控制单元阻止另一个驱动支路上的两个开关元件导通,实现自保护功能。H桥驱动单元采用独立的开关元件搭建驱动电路,面对不同负载驱动时,可以根据驱动负载所需电流选用不同驱动能力的开关元件,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其不足之处在于,该专利如果应用在伺服阀驱动电路上还需要提供一个PWM驱动电路,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音圈电机先导式伺服阀控制系统控制不稳定,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音圈电机驱动的先导式伺服阀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它采用两个MOS管与两个三极管组成的H桥驱动电路进行伺服阀线圈驱动,具有控制稳定且控制精度高的特点。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音圈电机驱动的先导式伺服阀控制系统,包括伺服阀控制电路、计算机、伺服阀、泵源、传感器检测系统和运动执行器,其中,计算机与伺服阀控制电路的CAN总线接口电路连接,伺服阀控制电路的伺服阀驱动电路和泵源均与伺服阀连接,传感器检测系统包括压力及流量传感器和位移及速度传感器;伺服阀分别与运动执行器和压力及流量传感器连接,运动执行器与位移及速度传感器连接,压力及流量传感器和位移及速度传感器均与伺服阀控制电路的微控器MCU连接。
优选地,所述伺服阀控制电路包括电源转换模块、CAN总线接口电路、微控器MCU、DA转换器和伺服阀驱动电路,电源转换模块分别与CAN总线接口电路、微控器MCU、DA转换器、伺服阀驱动电路和传感器检测系统连接,CAN总线接口电路、微控器MCU、DA转换器和伺服阀驱动电路依次连接。
优选地,电源转换模块包括5V电源转换模块和12V电源转换模块。
优选地,12V电源转换模块包括稳压芯片U3、二极管D3、电感L1、电容C1、C4和电阻R2、R3,24V直流电连接在稳压芯片U3的输入端Vin上,稳压芯片U3的端子GND和端子ON均接地,稳压芯片U3的端子FB分别与电容C1的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的另一端、电容C4的正极、电感L1的一端、12V直流电输出端12Vcc和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和电容C4的负极均接地,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3的阴极和稳压芯片U3的端子OUT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接地,5V电源转换模块和12V电源转换模块的电路原理相同,但元件取值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016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烟机的风道机构
- 下一篇:带破碎煤块功能的煤粉鼓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