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03228.4 | 申请日: | 2015-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1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杜克峰;朱燕青;邹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6/08 | 分类号: | H02P6/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科名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8 | 代理人: | 郭杨 |
地址: | 2153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直流电机 驱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驱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压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器。
背景技术
对于像550V这种电压等级的无刷直流电机,其驱动电路极易受到功率母线电压的干扰。这种干扰轻则使驱动器中换相逻辑电路无法正常工作,重则烧毁驱动器。而且未经隔离的强电很不安全,容易引起操作人员电击事故。
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强电和弱电进行隔离,通常的隔离方法有光耦隔离和变压器隔离两种。以光耦隔离为例,在这种驱动电路中,隔离点选在提供功率管开关信号的驱动芯片上,故选用光耦驱动芯片。无刷直流电机换相采用的是三相桥式电路,故需要六个光耦驱动芯片,其中上半桥的三个光耦驱动芯片需要各配一个电源模块,下半桥的三个光耦驱动芯片共用一个电源模块。故换相开关信号的功率及电压放大电路共需要六个光耦驱动芯片和四个互相隔离的电源模块。但这类驱动器的整体电路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不利于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高压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器,其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小型化,且造价成本也较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压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器,包括:
换相开关信号产生电路,产生三相、共六个开关信号;
三个反相器,每一所述反相器分别与所述换相开关信号产生电路的每一相相连;三个光耦电路,每一光耦电路分别与一用于缓冲的所述反相器相连,用于将换相开关信号产生电路与驱动电路隔离;和三个所述驱动电路,每个所述驱动电路接收从所述光耦电路传回的开关信号,产生功率及电压放大后的驱动信号。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发明人还有进一步的优化方案。
优选地,还包括逆变电路、整流电路以及交流电源,所述交流电源经过所述整流电路的整流处理后输入所述逆变电路,所述逆变电路根据从所述驱动电路所接收到的驱动信号发出驱动电压送入直流电机用以驱动直流电机工作。
更进一步,所述换相开关信号产生电路包括A相开关信号产生电路、B相开关信号产生电路和C相开关信号产生电路,A相开关信号产生电路、B相开关信号产生电路和C相开关信号产生电路中的每一个分别产生包括上管开关信号、下管开关信号的两路信号输出,并分别送往后端与每相开关信号产生电路相连的反相器。
优选地,所述光耦电路为高速开关光耦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高压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器由于采用三个光耦电路(每个光耦电路提供两路换相开关信号)将驱动电路的输入与前级的换相开关信号产生电路隔离开来,即将隔离点选在了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无需传统的隔离型电源模块,且将光耦电路、驱动芯片等较传统技术减少了一半,不但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缩小了驱动器内部电路所占空间,实现了驱动器小型化。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高压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器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高压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器的原理框图。一般而言,本实施例所描述的高压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器,包括:换相开关信号产生电路、反相器、光耦电路和驱动电路,其中,换相开关信号产生电路产生开关信号,再经反相器进行缓冲后送至光耦电路,光耦电路实现对驱动电路与所述换相开关信号产生电路之间的隔离,而驱动电路最终根据从光耦电路传来的驱动信号进行信号功率及电压的放大后实现对直流电机的驱动。
具体说来,如图1所示,该高压无刷直流电机驱动器中应包括:
换相开关信号产生电路,产生三相、共六个开关信号;
三个反相器,每一所述反相器分别与所述换相开关信号产生电路的每一相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032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机连杆和调节螺套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收获山药的农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