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可溶性球的Y管防污染管柱及防污染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04169.2 | 申请日: | 2015-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1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马喜超;张成富;刘敏;杨万有;罗昌华;沈琼;刘闯;褚英杰;李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B34/14;E21B37/00;E21B43/27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温国林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可溶性 污染 管柱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防污染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可溶性球的油田油井Y管防污染管柱及防污染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油田油井洗井作业时,若地层液侵入到地层中去,会对油层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严重的可使油井产量下降,目前机械防污染阀为洗井防污染的常用手段之一。目前适合于Y管柱的机械防污染阀主要有翻板阀和球阀两种,其中翻板阀工艺、工具结构复杂且有时出现阀板不能完全打开现象,导致测试工具不能下入;球阀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在反复洗井压井过程中不能起到防污染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基于可溶性球的Y管防污染管柱及防污染生产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可溶性球的Y管防污染管柱,包括套管,设置在套管上端部内的油管,所述油管上端部上穿设有Y接头,所述Y接头下端一侧连接有潜油电泵机组,另一侧下端位于油管内设置有生产堵塞器,所述油管末端连接有带孔管,所述带孔管下端设置有丢手工具,所述丢手工具下端连接有球座,所述球座内设置有与之相卡合的可溶性球,所述球座末端设置有通过顶部封隔器与套管相连接的定位接头,所述球座末端连接有尾管,所述尾管外套设有筛管,所述筛管上端部与尾管上端部之间设置有插入密封,所述筛管与套管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封隔器。
所述球座设置有台阶。
所述可溶性球为直径59.4mm的实心球体构成。
所述可溶性球为铝镁合金构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基于可溶性球的Y管防污染管柱进行防污染生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上述的基于可溶性球的Y管防污染管柱,包括套管,设置在套管上端部内的油管,所述油管上端部上穿设有Y接头,所述Y接头下端一侧连接有潜油电泵机组,另一侧下端位于油管内设置有生产堵塞器,所述油管末端连接有带孔管,所述带孔管下端设置有丢手工具,所述丢手工具下端连接有球座,所述球座内设置有与之相卡合的可溶性球,所述球座末端设置有通过顶部封隔器与套管相连接的定位接头,所述球座末端连接有尾管,所述尾管外套设有筛管,所述筛管上端部与尾管上端部之间设置有插入密封,所述筛管与套管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封隔器;
(2)下入上述管柱至采油井中,并开启所述潜油电泵机组进行油井生产;
(3)生产结束后,投捞所述生产堵塞器,投入可溶性球并注入洗井液,进行洗井作业;
(4)洗井作业结束后,将所述套管环空打压至7MPa,起出上管柱,并使所述丢手工具回接筒、所述可溶性球和所述球座随下管柱一起留在井下,起到防污染作用;
(5)下入上管柱,使其与所述丢手工具回接筒对接,开启所述潜油电泵机组进行油井生产,所述可溶性球在压力差作用下与所述球座脱离,并随着生产进行所述可溶性球完全溶解;
(6)酸化时,投捞所述生产堵塞器后,直接从油管内注入酸化药剂进行酸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丢手工具连接上管柱和下管柱实现一趟管柱下入,缩短作业时间节约作业成本;
2、本发明简单可靠,洗井时投入可溶性球即可,无需单独下入开关工具或其他操作;
3、本发明保留测试通道,消除了翻板阀阀板不能完全开启引起的测试工具不能通过的影响;
4、采用本发明进行酸化时投捞生产堵塞器后即可直接进行酸化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正常生产时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洗井时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起出上管柱后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酸化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1、Y接头;2、潜油电泵机组;3、生产堵塞器;4、油管;5、带孔管;6、丢手工具;7、可溶性球;8、球座;9、定位接头;10、插入密封;11、顶部封隔器,12、封隔器;13、尾管;14、筛管;15、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041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窑车窑具
- 下一篇:一种多用途半连续真空感应熔铸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