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滚筒-微波杀青生产茅香型茶叶的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05195.7 | 申请日: | 2015-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6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传财;王业精 | 申请(专利权)人: | 岳西县弘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40;A23F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62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筒 微波 杀青 生产 香型 茶叶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滚筒-微波杀青生产茅香型茶叶的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绿茶的香型单一,主要是兰花香型、栗香型,当然也有其他花香型。通过对岳西本地的林草毛香(又称茅香、生长于安徽、岳西的丘陵茅草地带的一种野草菜)进行研究发现,其香味可以与绿茶融为一体,使得茶叶为淡雅毛香型,而且其香味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性油,不同于一般的花、草香,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毛香型绿茶的生产工艺或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滚筒-微波杀青生产茅香型茶叶的生产线,其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高茶叶烫青的均匀性,保证成品茶叶的色泽和茶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实施:
一种滚筒-微波杀青生产茅香型茶叶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序前后相连的用于对茶叶进行摊放的摊放装置、用于对茶叶进行烘干的烘箱、用于对茶叶进行烫青的烫青装置、用于对茶叶进行晾干的晾干装置、用于对茶叶进行杀青的杀青装置、用于对茶叶进行理条的理条机、用于对茶叶进行一级烘干处理的第一烘箱、用于向一级烘干处理后的茶叶表面喷洒茅香提取液的喷洒装置、用于对茶叶进行二级烘干处理的第二烘箱、用于对茶叶进行冷藏熟化的冷藏装置、用于对茶叶进行提香的提香机以及真空包装机;
第一烘箱包括第一烘干箱体,第一烘干箱体内设置有上、下平行相对布置的用于输送茶叶的第一、二、三烘干输送带,第二烘干输送带的两端均位于第一烘箱内,第一烘干输送带的卸料端和第三烘干输送带的进料端均位于第一烘干箱体的内部,第一烘干输送带的进料端和第三烘干输送带的出料端分别延伸至第一烘箱两端部的外侧,第一烘干箱体内设置有水平布置的第一集流板和第一布流板,第一集流板位于第一烘干输送带的上侧,第一布流板位于第三烘干输带的下侧,第一、二、三烘干输送带的下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均流板,第一均流板的上板面上均匀设置第一电加热管,第一集流板、第一布流板、第一均流板均为孔板构成,第一、二烘干输送带卸料端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对茶叶进行翻料的第一翻料机构,第一翻料机构包括倾斜布置的第一布料板,第一布料板的高度沿第一烘干输送带或第二烘干输送带的输送方向逐渐增大,第一布料板的板面分别与茶叶在第一、二烘干输送带卸料端下落的路径相交布置;第一布料板的倾斜角度为45~60°,第一布料板的下端距其下侧相邻烘干输送带的输送面的间距为2.5~3.5cm,第一、二烘干输送带的卸料端还分别设置第一气管,第一气管分别沿第一、二烘干输送带的宽度范围布置,第一气管与第一鼓气装置相连接,第一气管的管身上间隔设置有用于喷气的第一气嘴,第一气嘴的吹气方向为斜向下且指向靠近第一布料板下端的一侧,第一布料板为波浪板构成;
第一、二烘箱的结构相一致,第二烘箱内三个第一均流板上安装的第一电加热管的功率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杀青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滚筒杀青装置和微波杀青机,滚筒杀青装置和微波杀青机之间设置有摊凉竹匾;微波杀青机包括第三箱体和贯穿第三箱体对茶叶进行水平输送的第三输送带,第三箱体内设置有水平布置的集风板和布风板,集风板和布风板分置于第三输送带的上、下侧,集风板和布风板均为孔板构成,第三输送带和布风板之间设置有微波发生器,第三箱体的上顶壁和下底壁上分别设置集风口和送风口,集风口和送风口之间通过风送管道相连接,风送管道上设置有除湿机和第三风机。
通过微波杀青机和滚筒杀青装置的连用,烫青时对茶叶进行清洗和初级杀青进行定色;滚筒杀青进行一级杀青用于茶叶香气成型和促进非酶性化学反应,提升茶汤品质,使得茶汤醇厚、鲜爽,同时使得茶叶发展香型;微波杀青进行二级杀青,用于茶叶提色和保色,使得成品茶叶的颜色翠绿匀润。
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茶叶生产系统,其可用于毛香型绿茶的连续生产,增加茶叶的香型和促进茶叶有益物质的溶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滚筒-微波杀青生产茅香型茶叶的生产线的示意图;
图2为微波杀青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烫青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A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烫青输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输送网带进料端的示意图;
图7为风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输送网带出料端的示意图;
图9为布料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热水循环利用示意图;
图11为第一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喷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岳西县弘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岳西县弘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051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