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产氯电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07304.9 | 申请日: | 201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2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冰;顾振华;朱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铂瑞工业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1/26 | 分类号: | C25B1/26;C25B9/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产 电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装置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次氯酸钠发生器的高产氯电解装置。
背景技术
次氯酸钠是强氧化剂和消毒剂,大部分次氯酸钠通过工业盐与海水经无隔膜电解可得,其可应用于含菌、含氰等污水的处理,也可以用于泳池、饮用水、食品、餐具、医疗器械的消毒,其对环境保护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次氯酸钠电解槽存在着诸多问题,设备占地面积大,电解槽、电极清洗拆卸比较困难,且费时费力,电解液容易有死角等,着重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具有较大的意义。
产氯电解槽主要有板式电极结构形式和管式电极结构形式,这两种结构的电解槽各有优缺点,板式电极易加工、低成本,但因其自身限制,其与电解液接触不充分,故单极片产氯量较低,浪费电能;而管式电极加工耗时耗力、成本相对较高,但其与电解液可均匀接触,其电流效率较高。因此,综合两种电极便可使产氯电解槽得到改善。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产氯电解装置,已达到单位时间内有效的增加氯产量,提高电解效率,节省电耗、盐耗的目的。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产氯电解装置,包括电极组和槽体,所述电极组包括阳极和阴极,所述阳极为钛基氧化钌和氧化铱涂层电极,所述阴极为钛板,所述阳极和阴极经聚四氟乙烯螺丝固定后形成所述电极组,所述阳极和阴极上均分别焊接有钛包铜导电柱;所述槽体包括通过胶水粘合的PVC盲板、PVC透明水管、封头和法兰,所述封头中心打孔与所述PVC透明水管相连接,所述阳极和阴极通过钛包铜导电柱经不锈钢螺丝固定在PVC盲板上。通过将板式电极组按照管状分布组装于水管中,使电极组与水管中的电解液均匀接触,保证流过电极组的电解液与电极组充分接触,不仅提高了电解效率,还节约电能与盐耗,进而大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氯的产量。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组与槽体通过不锈钢螺丝固定密封。使二者固定更加牢固,密封效果更好,且容易拆装。
进一步地,所述阳极和阴极呈交叉布局,其布局方式与PVC透明水管中水流的方向平行。保证了水管中流过的盐水均匀经过电极组,PVC透明水管还便于人员的随时清晰的观察到槽体内电极组的使用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聚四氟乙烯螺丝处还设置有聚四氟乙烯垫片,填补所述阳极与阴极的间距。避免其二者之间留有间隙而影响电解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
1-电极组;2-阳极;3-阴极;4-钛包铜导电柱;5-PVC盲板;6-PVC透明水管;7-封头;8-进水口;9-出水口;10-不锈钢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见附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高产氯电解装置,包括电极组1和槽体,电极组1包括阳极2和阴极3,阳极2为钛基氧化钌和氧化铱涂层电极,其成本较低、催化性能较高、且制作工艺较成熟,阴极3为钛板,阳极2和阴极3经聚四氟乙烯螺丝固定后形成电极组1,阳极2和阴极3上均分别焊接有钛包铜导电柱4,通过钛包铜导电柱4直接与直流电源相连,导电性更好;槽体包括通过胶水粘合的PVC盲板5、PVC透明水管6、封头7和法兰,封头7中心打孔与PVC透明水管6相连接,从而形成一进水口8,进水口8位于下方,使槽体呈溢流形式,可保证槽体内一直有电解液体,PVC透明水管6顶端与进水口8相配合的设置出水口9,由出水口9获得次氯酸钠消毒液,法兰设置在PVC盲板5与PVC透明水管6之间,阳极2和阴极3通过钛包铜导电柱4经不锈钢螺丝10固定在PVC盲板5上,电极组1与槽体通过不锈钢螺丝10固定密封,阳极2和阴极3呈交叉布局,其布局方式与PVC透明水管6中水流的方向平行,便于通过PVC透明水管6观察内部的情况,聚四氟乙烯螺丝处还设置有聚四氟乙烯垫片,填补所述阳极2与阴极3的间距。
PVC盲板5与PVC透明水管6均为常用规格,其较易加工、成本低廉,耐酸碱性强,可靠稳定,可由溶剂型胶水溶解粘接后成型,性能更加稳定可靠。
实验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铂瑞工业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铂瑞工业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073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