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锥形盘管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08394.3 | 申请日: | 201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5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奚旭;张俊;冉骥;王冬平;郑刚;吕孝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泰合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1 | 代理人: | 孙恩源 |
地址: | 64300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形 制作 工艺 | ||
1.锥形盘管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不同直径的单圈管的制作;设计制造工装锥台(1);在工装锥台(1)上装配不同直径的单圈管;所有单圈管装配好后取下,焊接所有相邻的单圈管形成最终的产品;检测产品尺寸并记录其尺寸,其特征在于:在设计工装锥台和装配不同直径的单圈管时,均给予竖直方向焊接收缩补偿。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盘管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不同直径的单管圈均为一组固定连接的相应直径的弯管(2)和弯制圆钢(3),每组的弯制圆钢(3)与弯管(2)同心且内径相同、弧长相同,且弯制圆钢(3)的直径小于弯管(2)管径。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盘管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装锥台(1)的锥度△ao为产品尺寸角度α与产品变形角度△α之和。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盘管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装配不同直径的单圈管时,在工装锥台(1)上由下至上依次进行单圈管放样,工装锥台(1)底端的放样起点为产品下端正公差尺寸的位置,相邻放样起点之间的距离为单圈管节距与焊接收缩余量之和,在相邻放样起点之间依次放置弯管(2)、弯制圆钢(3)。
5.按照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锥形盘管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单圈管放样时,在工装锥台(1)上每个放样起点的下方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块(4),这些支撑块(4)沿工装锥台周向排列,相邻放样起点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L形工装(5),L形工装(5)的两边分别与弯管(2)和弯制圆钢(3)相切,L形工装(5)与弯管(2)相切的一边的长度等于单圈管节距L与节距焊接收缩余量之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0839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