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胞负染板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08446.7 | 申请日: | 201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1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季芳;李莉;朱四东;陈吉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里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31 | 分类号: | G01N1/31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张一平;叶桂萍 |
地址: | 31519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胞 负染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细胞负染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再生型的细胞负染板。
背景技术
负染色技术是一种制备电子显微镜样品图像呈再复反差的技术,用于观察样品中的颗粒性物质或生物大分子。用金属盐对铺展在载网上的样品进行染色,使整个载网上都辅上一层重金属盐,而有凸出颗粒的地方则没有染料沉积,染色后,在电镜下观察时,被观察的对象为亮的,背景为暗的。
在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病毒或其他微小物体的超显微结构时,首先要将细胞、病毒或其他目标物体吸附于铜网载体上进行负染色,其中,得先将带有支持膜的铜网在样品的悬液滴上漂浮一段时间,使颗粒样品附到钢网上,再将铜网放到染色液的液滴上漂浮,使颗粒样品得到染色。针对样品的悬液一般是将样品悬浮液滴在石蜡板上通过表面张力形成半球面液滴,再进行负染操作,而石蜡板的制作一般是将熔融的固体石蜡注入培养皿或其他容器中,低温使其凝固后形成石蜡板,该方法制备的负染石蜡板不但没有明确分区,不易做标记,能够同时进行负染操作的样品数少,容易造成样品混淆或区域混用造成结果之间的污染,而且石蜡使用量大,器皿不易清洗,造成严重的材料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有明确分区、易做标记且可再生循环利用的细胞负染板。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细胞负染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下、左、右分别设置有首尾相连形成“口”字形的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而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共同将所述底板限位出能容纳石蜡板的负染区,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条平行的编号分割线,相邻的编号分割线形成编号标签标记区,而所述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在水平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条平行的区域分割线,相邻的区域分割线形成区域标记区,相应的,所述负染区也沿着所述编号分割线方向和区域分割线方向的划分而具有阵列式的分隔区。
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背面设置有标记有阿拉伯数字的第一标记层,所述第二固定板的背面设置有标记有罗马数字的第二标记层。通过第一标记层与第二标记层采用阿拉伯和罗马数字对底板进行双重编号,便于负染样品的标记以及多组样品同时标记的负染操作,能够实时对负染样品进行标记,有效防止样品之间的混淆。
所述底板在第一固定板相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标记有阿拉伯数字的第一标记层,所述底板在第二固定板相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标记有罗马数字的第二标记层。由于第一标记层和第二标记层设置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背面需要反向设置,而第一标记层和第二标记层的另一种设置方式则能设置在底板上,设置时只需要正向设置即可。
所述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表面均设置有能防止区域分割线脱落和便于自行标记的磨砂层。由于在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上的区域分割线能够根据需要划分成不同的对照区,便于平行组或对照组样品的负染操作,以及同时进行多组样品的负染操作,不仅能够防止样品间的混淆或区域混用等,还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相邻的编号分割线相距1cm,所述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上相邻的区域分割线相距1cm,所述分隔区的面积为1cm2。编号分割线和区域分割线均相距为1cm,以使得负染区石蜡板的分区的分隔区面积为1cm2,这样极大地方便了底板的分区编号以及划分了分隔区的面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与底板黏合为一体形成“口”字形以使得底板中部能容纳石蜡板,当负染板加热再生时,四个固定板形成的边框可防止熔融状态的石蜡外流,待石蜡重新凝结即负染板再生,可以循环用于下一组实验,使得负染板具有重复再利用的特点,同时,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采用阿拉伯和罗马数字对底板进行双重编号,便于负染样品的标记以及多组样品同时标记的负染操作,能够实时对负染样品进行标记,有效防止样品之间的混淆,且在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上的区域分割线能划分成不同的对照区,便于平行组或对照组样品的负染操作,以及同时进行多组样品的负染操作,不仅能够防止样品间的混淆或区域混用等,还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里学院,未经浙江万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084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网用智能变送器评估系统
- 下一篇:一种投切式直流系统绝缘监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