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媒室内温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09338.1 | 申请日: | 201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5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鲜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鲜升文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余剑琴 |
地址: | 6366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温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媒室内温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空调作为一种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家用设备,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国内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企业、行业的内部结构在不断变化,市场竞争激烈,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中国空调行业发展迅速,新型智能化空调占领市场,其容量巨大。
目前,中小型室内建筑的环境参数控制设备有很多,如中央空调机等,但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电力为主要能源,有制冷成本低,制热成本高,在寒冷地区不可取代经济供暖设备等缺限。同时,现有的中央空调机的热传递介质是不同的介质,一台机组只有一个终端机,且不良因子的逆向排放分散,不易集中管理,不可在多个建筑单元特别是多层建筑之间实行并联或串联安装,同一机器也不可在不同单元间实施差异服务和计量服务管理,造成了较大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水媒室内温控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温控设备的热传递介质为不同介质、多层建筑单元之间不能并联或串联安装以及同一温控设备在不同单元间不能实施差异服务和计量服务管理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媒室内温控系统,包括制冷器、热水器和热交换换气窗;所述热水器的输入端、所述制冷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热交换换气窗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热水器的输出端、所述制冷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热交换换气窗的输入端相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高低温水媒转换器;所述高低温水媒转换器包括总输入端、总输出端、第一子输出端、第二子输出端、第一子输入端和第二子输入端;所述第一子输出端、所述第二子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总输入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子输入端、所述第二子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总输出端相连通;
所述热水器的输入端、所述制冷器的输入端分别通过高低温水媒转换器与所述热交换换气窗的输出端相连通,其中:所述热水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子输出端相连通,所述制冷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子输出端相连通,所述总输入端与所述热交换换气窗的输出端相连通;
所述热水器的输出端、所述制冷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高低温水媒转换器与所述热交换换气窗的输入端相连通,其中:所述热水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子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制冷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子输入端相连通,所述总输出端与所述热交换换气窗的输入端相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连接在所述高低温水媒转换器与所述热交换换气窗之间,其中: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与所述热交换换气窗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总输入端相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水媒指示补充漏斗,所述水媒指示补充漏斗连接在所述高低温水媒转换器和所述循环泵之间,其中:所述水媒指示补充漏斗的输入端与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水媒指示补充漏斗的输出端与所述总输入端相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水媒输出过滤器,所述水媒输出过滤器连接在所述高低温水媒转换器与所述热交换换气窗之间,其中:所述水媒输出过滤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热交换换气窗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水媒输出过滤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总输出端相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水媒输入过滤器,所述水媒输入过滤器连接在所述高低温水媒转换器与所述水媒指示补充漏斗之间,其中:所述水媒输入过滤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总输入端相连通,所述水媒输入过滤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水媒指示补充漏斗的输出端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水媒输出过滤器包括过滤室和过滤片,所述过滤片设置在所述过滤室内;所述过滤片包括网筛架和过滤网筛,所述过滤网筛设置在所述网筛架上;所述过滤室的最大直径与所述水媒输出过滤器的端口内径的关系是1:2~30,所述过滤网筛的目数为30~100目。
进一步地,所述水媒输入过滤器包括过滤室和过滤片,所述过滤片设置在所述过滤室内;所述过滤片包括网筛架和过滤网筛,所述过滤网筛设置在所述网筛架上;所述过滤室的最大直径与所述水媒输入过滤器的端口内径的关系是1:2~30,所述过滤网筛的目数为30~100目。
进一步地,该温控系统中的热传递介质的温度为-31℃~1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输出端、第二子输出端、第一子输入端和第二子输入端均设置有转换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鲜升文,未经鲜升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093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