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再生聚酯纤维层压薄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09878.X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5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丁荣华;昌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泛亚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0 | 分类号: | C08L67/00;C08L23/06;C08K3/22;D06M15/227;D06M11/45;B32B27/36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 聚酯纤维 层压 薄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吸音隔音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在卡车、汽车室内和汽车内饰件方面的再生聚酯纤维层压薄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汽车制造和消费的大国,我国的汽车报废标准多次修改,2013年5月由商务部颁发的《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对各种机动车的报废标准和年限做了相关的界定。总体来看,汽车报废的年限为10-15年,这与国外的情况也基本相似。根据国外成熟市场经验,每年报废汽车占汽车保有量处于5-7%的水平,我们按3%-5%、2014年1.54亿汽车保有量保守估算,我们预计当前每年的汽车报废量为462—770万辆。报废汽车拆解后可得到大量再生资源,报废汽车的内饰件如:PE、PET等聚酯纤维棉吸音隔音等制品难以短期内降解,为避免环境污染,利用汽车报废后回收的聚酯纤维制品再利用;聚酯纤维制品在自然界短期内难以降解,随意丢弃会影响生态环境,如焚烧这些橡塑材料,会污染大气环境。
现有技术有采用其他制作吸音隔音制品,比如玻璃棉,岩棉,海绵,聚苯乙烯珍珠岩等,他们虽然能解决我们空间的隔音问题,却在我们生活中埋下了安全隐患,比如玻璃棉、岩棉,它会引起皮肤瘙痒,呼吸道过敏。海绵等是易燃产品,而且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目前汽车内大量使用沥青阻尼减振垫板,隔音效果差,造成汽车内有异味,有的车型味道难闻。长久后头晕不舒适,影响汽车行车驾驶安全。
目前卡车司机室为了减振降噪,采用了机械弹簧和空气弹簧减振技术,汽车的平顺性有所改善,但因有较高分贝噪声传入车内,导致车内的噪声和减振效果一般。
目前汽车内大量使用沥青阻尼减振垫板或塑料薄板隔音,隔音效果差,造成汽车内有异味,有的车型味道难闻。开车长久后头晕不舒适,影响汽车行车驾驶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循环再利用其聚酯纤维棉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又可以降低汽车室内的噪音,提高汽车驾车的舒适性的再生聚酯纤维层压薄片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再生聚酯纤维层压薄片,包括至少3层纤维层,纤维层密度沿薄片厚度方向递减,分别为紧密层、半紧密层和蓬松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再生聚酯纤维层压薄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回收报废的聚酯纤维制品,清洗并脱水;
2)将聚酯纤维制品处理成短纤维状,并进行烘干杀菌;
3)将低密度聚乙烯LDPE热熔粉和氢氧化铝阻燃粉剂按照比例混合,并均匀喷在短纤维上;
4)进行铺网,控制铺网后热压的压强和温度大小,使网层在厚度方向形成紧密层、半紧密层和蓬松层密度递减的结构,即制得再生聚酯纤维层压薄片。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1)中报废的聚酯纤维制品是利用报废汽车的内饰件,包括PE、PET聚酯纤维棉吸音隔音制品。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2)中采用开松工艺将聚酯纤维制品处理成短纤维状。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2)中烘干杀菌的温度为70℃~10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喷洒的LDPE热熔粉的重量百分比为5%~8%,氢氧化铝阻燃粉剂的重量百分比为5%~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既能循环再利用其聚酯纤维棉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又可以降低汽车室内的噪音,提高汽车驾车的舒适性,该再生聚酯纤维层压片材对人无害,符合汽车内饰件的要求,最大限度的提高汽车开车的舒适性,消除因沥青阻尼发出的异味影响汽车开车的心情烦操带来的行车事故发生,提高行车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再生聚酯纤维层压薄片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紧密层,2、半紧密层,3、蓬松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泛亚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泛亚汽车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098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