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烧烫伤的药粉及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609937.3 申请日: 2015-09-23
公开(公告)号: CN105125926A 公开(公告)日: 2015-12-09
发明(设计)人: 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 李小涛
主分类号: A61K36/899 分类号: A61K36/899;A61P17/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50000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治疗 烫伤 药粉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烧烫伤的药粉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烧烫伤一般是指接触火、开水、热油等高热物质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皮肤损伤。在众多原因所致的烧伤中,以热力烧伤多见,占85%-90%。在日常生活中烧烫伤主要是因热水、热汤、热油、热粥、炉火、电熨斗、蒸汽、强酸、强碱等造成。烧伤或者烫伤的程度不同,致伤的轻重不一。轻的损伤皮肤,重的损伤肌肉,再重的损伤筋骨。无论轻重的烧烫伤,本身都是火毒或热毒。如治疗不当会迫毒内攻,甚至发展成败血症。

根据烧烫伤的程度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1)Ⅰ度烧烫伤:损伤表皮浅层,包括角质、透明层、颗粒层,有时可伤及棘细胞层,但生发层健在,再生能力活跃。(2)浅Ⅱ度烧伤:损伤表皮深层和真皮乳头层。依赖残存的生发层细胞和皮肤附件,可较快地进行修复。(3)深Ⅱ度烧烫伤:伤及真皮,可达深层。依赖残留的皮肤附件形成上皮岛而逐渐上皮化,多有不同程度的瘢痕产生。(4)Ⅲ度烧烫伤:伤及全层皮肤,甚至达皮下脂肪、肌肉、骨髂和内脏。由于皮肤及其附件全部被毁,创面失去自我修复的上皮细胞来源,无论何种方法治疗,愈后都会有瘢痕遗留。现代医学认为,高温可直接造成局部组织细胞损害,发生变质、坏死、甚至炭化。大面积严重烧伤可引起全身性变化,早期可因大量体液丢失和剧烈疼痛引起休克。在体液回收期和焦痂脱落期,细菌感染可引起脓毒败血症。创面修复愈合可形成大量瘢痕或形成顽固性溃疡。

申请公布号CN104510909A(申请号201310464124.0)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中药组分按重量份组成:没药40-60份、大黄5-15份、白芨5-15份、黄连5-15份、地榆5-15份、冰片15-25份、紫菀10-30份。申请公布号CN103877228A(申请号201410140445.X)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大黄10-80g,黄柏10-85g,寒水石10-80g,紫草10-100g,松花粉10-85g,山梅根10-75g,桂圆核10-75g,蒲公英10-100g,萤火虫50-120个,女贞叶100-300g,麻油200-700g,黄蜡5-20g。申请公布号CN104147272A(申请号201410458210.5)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烧烫伤药物,其组分配比为:腹水草5-15份,木芙蓉8-15份,芦荟叶3-10份,夏枯草5-10份,赤芍6-10份,霸王七15-20份,象皮5-15份,冰片15-20份,珍珠粉10-20份。

现有技术中已有多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但是大部分药物成分复杂、治疗疗程长,显效速度慢,无法快速缓解患者的痛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简单、功效显著的用于治疗烧烫伤的药粉及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粉效果持久、治愈率高,使用范围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治疗烧烫伤的药粉,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含羞草10-16;车前子8-15;垂盆草7-14;苦竹茹9-15;红天葵8-14;小红参10-15;瓜子金7-12;黑塔子叶9-13;糙苏8-12;剪刀股10-13;翅卫矛7-15;淡竹根11-16;大蓟6-14;虎尾兰9-12;麻柳树根8-13。

优选的方案中,含羞草12-14;车前子10-13;垂盆草9-12;苦竹茹11-13;红天葵10-12;小红参11-14;瓜子金8.5-10.5;黑塔子叶10-12;糙苏9-11;剪刀股11-12;翅卫矛9-13;淡竹根12-15;大蓟8-12;虎尾兰10-11;麻柳树根9.5-11.5。

更加优选的,含羞草13;车前子11.5;垂盆草10.5;苦竹茹12;红天葵11;小红参12.5;瓜子金9.5;黑塔子叶11;糙苏10;剪刀股11.5;翅卫矛11;淡竹根13.5;大蓟10;虎尾兰10.5;麻柳树根10.5。

用于治疗烧烫伤的药粉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如下:

(1)取瓜子金、糙苏和翅卫矛混合,加入黄酒拌匀,闷10-30分钟(优选闷15-25分钟),切碎,用小火炒至微黄色为度,取出干燥,捣碎成细粉,备用;车前子置于瓦片上,武火加热焙至两面略有焦斑,取出,研成细粉,备用;

(2)将黑塔子叶、剪刀股和虎尾兰置于中药干燥机中,干燥45-75分钟(优选干燥55-65分钟),取出,研成细粉,与步骤(1)所得细粉混合,过筛,得混合细粉,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小涛,未经李小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099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