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铜复合材料中回收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10113.8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2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克武;缪仁梁;夏承东;万岱;柏小平;翁桅;林万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1/00 | 分类号: | C22B11/00;C22B7/00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回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材料中贵重金属回收工艺,具体是银铜复合材料中回收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贵金属回收行业中,银铜复合材料中回收银一般有两种方法。
传统方法一:用硝酸溶解,银和铜全部溶解,加氯化钠溶液沉淀,加水合肼还原得到银粉;
传统方法二:为硝硫混酸钝化铜,溶解银,加氯化钠溶液沉淀,加水合肼还原得到银粉。
传统的两种方法,存在使用大量的浓硝酸、浓硫酸和水合肼的缺陷,这样将导致反应后的废液难以处理,不利于环保。因此开发一种银铜复合材料中回收银的方法,提高回收银粉的纯度,减少浓硝酸、浓硫酸和水合肼的使用,减少回收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废水和氨氮废水,是很有价值的。
另外,在贵金属回收行业中,沉淀银离子基本采用廉价的氯化钠溶液,因为银离子和氯离子结合生成的氯化银在一般酸性溶液或者中性溶液中溶解度极小,可以忽略。而本发明则利用这种特性,配制氯化钠溶液和浓硝酸溶液的混合溶液,可以使得铜被硝酸溶解,而余下的银表面会生成致密的氯化银薄层,保证银不会被硝酸溶解,易于分离回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银铜复合材料中回收银的方法。针对银铜复合材料,本发明减少浓硝酸、浓硫酸和水合肼的使用,利于废水环保处理,同时回收的银粉银含量可达99.99%以上,可以直接用于投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银铜复合材料中回收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1)将银铜复合材料加入到氯化钠溶液和浓硝酸溶液的混合溶液中,铜被溶解,银表面生成致密的氯化银薄层后不再溶解,保持原有形状,然后从混合溶液中过滤得到覆有氯化银薄层的银固体;
(2)将覆有氯化银薄层的银固体加入到氨水溶液中,氯化银薄层溶解于氨水,得到银固体和银氨混合液;
(3)从银氨混合液中过滤得到银固体,将银固体用清水洗净,烘干,投入熔炼炉中熔炼,浇铸成银板,采用电解法回收为银粉;
(4)将溶解氯化银的银氨混合液,添加水合肼,不断搅拌,还原形成银粉沉淀物,过滤后得到银粉。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步骤(1)中氯化钠溶液和硝酸溶液的混合溶液中氯化钠和硝酸的体积比为(0.5~1):1,氯化钠溶液可以为常温下任意浓度溶液,浓硝酸质量分数65%~69%,反应温度控制在50℃~90℃之间。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步骤(1)中所有能够电离出氯离子的盐溶液和氯化钠溶液效果相同,能够替换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5%-10%的盐酸溶液和氯化钠溶液效果相同,能够替换氯化钠溶液。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步骤(2)氨水浓度为5%~25%之间。
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回收方法不限于银铜复合材料中银的回收,而且适用于银镍复铜材料、银氧化锡复铜材料、银氧化镉复铜材料中银的回收。
在银铜复合材料中回收银,本发明相比于传统的两种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减少废水排放,减轻环保处理压力,而且简化回收银粉工序,缩短生产时间。下面举例就银含量40%的银铜复合材料,通过相同条件下的理论计算,本发明与传统两种回收方法在化学试剂用量上的对比表如下所示:
本发明与传统两种回收银方法在使用化学试剂上用量统计表
对于大多数银粉回收,经过饱和食盐水沉淀,水合肼还原之后得到的银粉,其杂质较多,因此后期一般会增加电解工序,提高用银的纯度。在本发明中溶于氨水的氯化银需要进行化学制粉工序,银含量只有1%,而99%的银可以省略化学制粉的工序,达到了进一步简化工序,缩短生产时间的目的。下面表格内容是本发明与传统两种方法的工艺流程步骤。
本发明与传统两种方法回收银的工艺流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介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描述,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该领域的技术工程师可根据上述发明的内容对本发明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实施例1
以银含量40%的银铜复合材料中回收银粉为例:
1、准备10kg银含量40%的银铜复合材料角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01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于陶瓷表面的防伪标识
- 下一篇:一种路程行驶时间的预测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