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式电容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10353.8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5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望变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2/10 | 分类号: | H01G2/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隋金艳 |
地址: | 401121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式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器,具体涉及一种充气式电容器。
背景技术
充气式电容器通过填充惰性气体,来减缓电容器内部组件发生氧化的速率,以及提高电容器内部组件之间的绝缘性能。但充气式电容器的内压也需要进行严格控制,内压过高会导致电容器破裂、填充物外泄;而内压过低,则会影响电容器的电气性能,使电容器内部组件易被氧化,缩短电容器的使用寿命。而一些介电性能良好的填充气体通常是化学性质很稳定的气体,这些气体取代电容器内部的空气,可以使电容器金属化膜不发生氧化现象,提高电容器稳定性;这些气体也许本身没有毒,但是当人吸入后会影响氧气的吸入,仍会对人体造成较大伤害,因此对于充气式电容器内的填充气体的防漏工作十分重要,而现有充气式电容器的缺少防漏结构,给填充式电容器的使用带来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电容器,以解决现有充气式电容缺少防止填充气体泄漏的结构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采取如下方案:
方案一:充气式电容,包括金属外壳和设置在金属外壳内的电容器芯组,所述电容器芯组与所述金属外壳之间设有绝缘层,所述外壳内填充有惰性气体;所述金属外壳的顶端设有顶盖,所述顶盖扣合在所述金属外壳上;所述顶盖上设有两个接线端;所述外壳外套接有一层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气囊,所述气囊包裹在外壳外表面,两个接线端密封穿出气囊;所述保护壳上开有供气囊膨胀的通孔;所述外壳内的气压和外界环境的气压一致。
工作原理:
当有气体泄漏时,惰性气体从外壳内经过外壳漏到气囊中,气囊形成的密闭环境中因为充气膨胀,膨胀的气囊从保护壳的通孔中向外变形膨胀,直至气囊内的气压和外界气压再次达到平衡为止。
有益效果:
1.充气式电容,包括金属外壳和设置在金属外壳内的电容器芯组,所述电容器芯组与所述金属外壳之间设有绝缘层,所述外壳内填充有惰性气体;通过绝缘层和惰性气体有效做到了电隔离,同时,用惰性气体可以减缓电容器内部组件发生氧化的速率,提高了电容器内部的组件之间绝缘性能。
2.所述金属外壳的顶端设有顶盖,所述顶盖扣合在所述金属外壳上;所述顶盖上设有两个接线端;有利于惰性气体的填充,和与其它元器件的连接。
3.所述外壳外套接有一层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处于压缩状态的气囊,所述气囊完全包裹所述外壳且与两个接线端封闭连接;所述保护壳上开有供气囊膨胀的通孔;所述外壳内的气压和外界环境的气压一致;有利于使气囊形成封闭环境,完全将泄漏出来的惰性气体全部收入。同时,还可以用保护壳来保护充满气的气囊不会被硬物戳破。
4.本发明通过完全包裹外壳的气囊,有效避免了充气式电容器内惰性气体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本发明所用材料皆为普通材料,价格便宜,便于推广。
方案二:在方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通孔的边缘均为光滑边缘,避免气囊在膨胀时因为通孔的边缘太锋利而被划伤。
方案三:在方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气囊为橡胶气囊,橡胶有良好的收缩性,可以使在未充气时气囊体积较小,使本发明方便收藏,在充气后又能尽可能多地接收惰性气体,使用方便,容量大。
方案四:在方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气囊胶结在两个接线端上,有利于使气囊对外壳形成密封包围,使充气式电容器在漏气时能够将惰性气体完全吸收到气囊中,避免惰性气体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外壳1、电容器芯组2、绝缘层3、惰性气体4、顶盖5、接线端6、保护壳7、气囊8。
如图1所示,充气式电容,包括铝合金外壳1和设置在外壳1内的电容器芯组2,电容器芯组2与外壳1之间在外壳1的内壁上粘贴有绝缘层3,外壳1内填充有惰性气体4;外壳1的顶端连接有顶盖5,顶盖5扣合在金属外壳1上;顶盖5上焊接有两个接线端6;外壳1外套接有一层保护壳7;保护壳7与外壳1之间包裹有一层处于压缩状态的气囊8,气囊8胶结在两个接线端6上,气囊8完全包裹外壳1,有利于使气囊8对外壳1形成密封包围,使充气式电容器在漏气时能够将惰性气体4完全吸收到气囊8中,避免惰性气体4污染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望变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望变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03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缸研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端面磨床专用皮带压紧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