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向架转臂节点橡胶套压装与退卸一体式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11047.6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6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吕松江;李东博;楚永萍;倪宝成;徐力;王志;张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架 节点 橡胶套 退卸一 体式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转向架生产过程中的辅助工装,特别是一种转向架转臂节点橡胶套压装与退卸一体式工装。
背景技术
转向架,如我司生产的PW-220K型转向架,也成为25T型客车的主型转向架,截至2014年末已装车1400辆车,后续不断增加装车运用。
转向架的不断投入应用,但也随之带来新的问题。如我司新下发的客车检修规程规定,其中要求需对转臂节点橡胶套进行检修更新。
然而,目前国内各车辆段均无PW-220K型转向架转臂节点橡胶套压装与退卸的工装设备及制定便利有效的工艺。同时工厂前期在用的工装也只能进行压装作业,且不能有效支撑转臂,转臂节点孔与转臂节点橡胶套不同心,压装后转臂节点孔常存在拉伤,运用不便且制造成本高。
为了解决车辆段与工厂转臂节点橡胶套压装与退卸难题,在分析PW-220K型转向架转臂节点橡胶套的结构与压力机工作参数前提下,设计了PW-220K型转向架转臂节点橡胶套压装与退卸一体式工装,并制定了运用工艺。
发明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转向架转臂节点橡胶套压装与退卸一体式工装,该转向架转臂节点橡胶套压装与退卸一体式工装既能进行转臂节点橡胶套的压装作业,也能进行节点橡胶套的退卸作业,一机多用,装备利用率高,节省设备购买及生产成本。另外,在压装或退卸作业时,定位转臂能够得到有效支撑,转臂节点孔与转臂节点橡胶套的同心度高,压装或退卸精确度高,不易损伤转臂节点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转向架转臂节点橡胶套压装与退卸一体式工装,用于将转臂节点橡胶套压入定位转臂的转臂节点孔或将转臂节点橡胶套从转臂节点孔中进行退卸,包括压头、定位卸装座和支撑座,所述压头同轴设置于定位卸装座的正上方,压头的高度能够升降;所述支撑座设置于定位卸装座的一侧;所述定位卸装座设置有中心通孔,该中心通孔的孔径大于转臂节点橡胶套的外径;所述定位卸装座的顶部同轴设置有一个能移除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径小于转臂节点橡胶套的外径;限位环的截面呈L型,限位环的顶部能伸入转臂节点孔内,并与转臂节点孔内壁相贴合。
所述定位卸装座的顶部同轴设置有一个环状的下顶板,该下顶板的内径不小于中心通孔的孔径;下顶板的内侧顶部设置有一圈截面呈L型的定位槽,所述限位环的底部与定位槽相贴合。
所述下顶板与定位卸装座可拆卸连接。
所述压头的顶部与自动压机可拆卸连接。
当一体式工装用于将转臂节点橡胶套从转臂节点孔中进行退卸时,所述压头的最大外径小于转臂节点孔的内径。
所述定位转臂的转臂节点孔内设置有一圈阻挡片,当定位转臂放置于限位环上方时,限位环伸入转臂节点孔内部分的顶部能与所述阻挡片相贴合。
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置有能移除的垫板,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能移除的底板。
所述压头和定位卸装座之间同轴设置有一个能对转臂节点橡胶套进行导向的导向套。
本申请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只需要一套工装即可实现转向架转臂节点橡胶套的压装与退卸,制造成本低,工装经运用验证实用可靠,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2.上述定位卸装座、支撑座、导向架以及导向套等的设置,使得定位转臂能够得到有效支撑,转臂节点孔与转臂节点橡胶套的同心度高,压装或退卸精确度高,不易损伤转臂节点孔。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申请转向架转臂节点橡胶套压装与退卸一体式工装压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本申请转向架转臂节点橡胶套压装与退卸一体式工装退卸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有:
1.压头;
2.定位卸装座;
21.中心通孔;22.下顶板;23.定位槽;24.限位环;
3.支撑座;
31.垫板;32.底板;
4.定位转臂;
41.簧碗;42.转臂节点孔;43.阻挡片;
5.转臂节点橡胶套;
6.导向套;
7.导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较佳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转向架转臂节点橡胶套压装与退卸一体式工装,包括压头1、定位卸装座2和支撑座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10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地板转向架转臂节点压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动定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