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车组车钩座组成焊接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11278.7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1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力;齐志新;郭柏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0/12 | 分类号: | B23K20/12;B23K20/24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余岩 |
地址: | 130061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组 车钩 组成 焊接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CRH380B型动车组项目车钩座组成焊接工艺。
背景技术
从我公司引进德国西门子技术至今,CRH380B型动车组项目车钩座焊接采用的都是弧焊工艺,导致焊接变形较大,调修工作量较大,焊接质量相对较差,生产效率较低。手工弧焊焊接的车钩座,射线探伤经常发现焊缝层间存在气孔、裂纹两大焊接缺陷,由于车钩面板厚度大,造成返修困难,一度成为制约生产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车组车钩座组成新的焊接工艺,此工艺可以使车钩座焊前无需预热,焊中无需层间清理、PT探伤,焊后无需调修、返修,从而达到提高产品实物质量、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动车组车钩座组成焊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对车钩板型材定尺,再根据型材断面图、定尺长度、车钩座结构图设计和制造车钩座组焊夹具,满足搅拌摩擦焊工艺要求;其次,在车钩座组焊夹具上组对车钩座型材,组对好后,通过FSW预组焊,实现待焊工件的部分焊合连接,在焊缝侧位钻孔,在钻孔位置侧位启焊,待搅拌头垂直行至实际焊缝中心处,再沿预组焊焊缝中心进行全焊透FSW焊接。
所述的钻孔深度等于搅拌针长度的2/5-3/5。
组对间隙≤0.5mm,错口≤0.5mm。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优点和进步:
1)提高产品实物质量。搅拌摩擦焊焊接变形小,车钩座平面度易保证。焊接质量佳,焊缝RT合格率能够达到99%,提高了约60%。
2)提升生产效率。先进的焊接方法,1组车钩座能够截成5个成品件,焊道层数由6层8道减少到2层2道,生产效率约是原来的20倍,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
3)降低劳动强度。新工艺焊接的车钩座,焊前无需预热,焊中无需层间清理、PT探伤,焊后几乎无需调修、返修,这无疑大大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1)料件打磨:使用风动碗刷机机对焊缝区域进行打磨,要求打磨到露出金属光泽,打磨区域为15-25mm;
2)反装组对:将车钩座板型材在工装上组对,长度、宽度和高度方向以工装定位为准,组对间隙≤0.5mm,错口≤0.5mm,拧紧工装顶紧压紧装置,顶紧压紧车钩座板;
3)反装焊接:通过FSW预组焊,实现待焊工件的部分焊合连接,接着在焊缝侧位钻孔,在钻孔位置侧位启焊,待搅拌头垂直行至实际焊缝中心处,再沿预组焊焊缝中心进行全焊透FSW焊接;
4)正装焊接:使用天车将车钩座从反装台位吊出,配合使用吊带将车钩座翻转至正装,并落入工装,按步骤3进行搅拌摩擦焊自动焊接,焊后VT检查;
5)焊后打磨:待工件完全冷却后,松开工装顶紧压紧装置,取出工件,落放在马凳上,使用风动角磨机配合千叶片完成焊缝清理打磨工作,打磨飞边时,打磨深度小于0.2mm,焊后将设备回到初始位置,卸下搅拌头保存;
6)检测调修:按照图纸技术要求进行检测,允许采用火焰进行调修,调修温度≤200℃;
7)转序加工:将VT检测合格的车钩座使用用天车吊入存放架,待进行PT、RT检测合格后,转序进行机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12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