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轮发电机端部轴‑径‑切多向疏散漏磁的磁屏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11768.7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67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坤;戈宝军;寇宝泉;孙玉田;陶大军;张赫;张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11/01 | 分类号: | H02K11/01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23209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轮发电机 端部轴 多向 疏散 屏蔽 装置 | ||
1.汽轮发电机端部轴-径-切多向协同式疏散漏磁的磁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发电机端部增设轴-径向导磁的屏蔽装置(7),实现轴-径向导磁的屏蔽装置(7)和传统径-切向导磁的屏蔽装置(3)多向协同疏散漏磁的效果,达到对定子端部边段铁心(1)和定子机壳(9)及端部挡板罩(10)进行集成式防护漏磁侵扰的目的;发电机端部径-切向导磁的屏蔽装置(3)主要吸收的漏磁通为端部区域转子侧(13)到定子端部边段铁心(1)这一区域路径上的漏磁通;而发电机端部轴-径向导磁的屏蔽装置(7)设置在定子端部绕组(11)的外侧,远离定子机壳(9)及端部挡板罩(10)一定距离,用来吸收发电机运行时由定子端部绕组(11)在端部空间所产生的环形漏磁;此外,通过轴-径向导磁的屏蔽装置(7)对定子端部绕组(11)产生的环形漏磁进行疏导,还起到了为径-切向导磁的屏蔽装置(3)分担疏散漏磁的作用,同时防止端部区域环形漏磁过多的在径-切向导磁的屏蔽装置(3)产生电磁损耗;发电机端部增设的轴-径向导磁的屏蔽装置(7)采用软磁性的矩形冷轧硅钢片(14)沿着圆周切向方向叠制而成,矩形冷轧硅钢片(14)的冲片中间为一个矩形孔(19),通过矩形孔(19)将矩形冷轧硅钢片(14)沿着圆周方向逐片套入开有一定缺口的环形杆(15),套装完成后将环形杆(15)两端的缺口用套管封死,再将轴-径向导磁的屏蔽装置(7)装设在发电机端部径-切向导磁的屏蔽装置(3)的压板(5)的外侧,径-切向磁屏蔽(3)和压板(5)分别由第一螺栓(4)和第二螺栓(6)固定在端部齿压板(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发电机端部轴-径-切多向协同式疏散漏磁的磁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轴-径向导磁的屏蔽装置(7)在圆周方向为非连续布置,即沿圆周方向等间隔的至少分为4组叠片段,这样由发电机端部风扇(12)搅入的冷却气体经过定子端部绕组(11)各绕组间的缝隙流向轴-径向导磁的屏蔽装置(7)沿周向分布的径向风道(17),起到对轴-径向导磁的屏蔽装置(7)的外部冷却作用,同时在每一个径向风道(17)内嵌入垫块(21),实现对任意相邻的叠片段进行紧固;每一张矩形冷轧硅钢片(14)的边角处开有绑扎口(20),通过向绑扎口(20)插入金属绑扎条将每一组叠片段压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轮发电机端部轴-径-切多向协同式疏散漏磁的磁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固定轴-径向导磁的屏蔽装置(7),将吊杆(8)一端与轴-径向导磁的屏蔽装置(7)内的环形杆(15)通过无冷轧硅钢片的位置,即径向风道(17)的空余位置,进行组合连接,吊杆(8)另一端吊装在定子机壳(9)上,实现对轴-径向导磁的屏蔽装置(7)的有效固定,吊杆(8)沿圆周方向可以设置为多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轮发电机端部轴-径-切多向协同式疏散漏磁的磁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避免发电机端部轴-径向导磁的屏蔽装置(7)疏通端部漏磁而导致其自身损耗大的问题,在矩形冷轧硅钢片(14)上冲有多组圆孔(16),叠制后形成轴-径向导磁的屏蔽内部风道(18),当冷却介质流入轴-径向导磁的屏蔽内部风道(18),实现对轴-径向导磁的屏蔽装置(7)的周向内部冷却,风道(18)的出入口位置与垫块(21)位置要错开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轮发电机端部轴-径-切多向协同式疏散漏磁的磁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具体需要,还可以将轴-径向导磁的屏蔽装置(7)的软磁性硅钢片冲剪为扇形叠片(22),使得由定子端部绕组(11)产生的环形漏磁通的分布趋势和轴-径向导磁的屏蔽装置(7)的扇形叠片(22)的几何形状接近,这样可以提高轴-径向导磁的屏蔽装置(7)叠片导磁面积的有效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176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