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膏剂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12195.X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8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士远 |
主分类号: | A61K36/74 | 分类号: | A61K36/74;A61K9/06;A61P25/02;A61K33/06;A61K35/618;A61K35/646;A61K35/648;A61K35/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原发性 三叉 神经痛 膏剂 | ||
分案申请,原申请号2014104439925,申请日2014.09.03,名称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制剂,尤其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属中医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不表现有神经系统体征,且用各种检查并无明显和发病有关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周围学说认为病变位于半月神经节到脑桥间部分,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压迫所致;中枢学说认为三叉神经痛为一种感觉性癫痫样发作,异常放电部位可能在三叉神经脊束核或脑干。成年及老年人多见,40岁以上患者占70%~80%,女性多于男性。三叉神经痛常局限于三叉神经一或两支分布区,以上颌支、下颌支多见。发作时表现为以面颊上下颌及舌部明显的剧烈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样或撕裂样疼痛,持续数秒或1~2分钟,突发突止,间歇期完全正常。患者口角、鼻翼、颊部或舌部为敏感区,轻触可诱发,称为扳机点或触发点。严重病例可因疼痛出现面肌反射性抽搐,口角牵向患侧即痛性抽搐。病程呈周期性,发作可为数日、数周或数月不等,缓解期如常人。随着病程迁延发作次数将逐渐增多,发作时间延长,间歇期缩短,甚至为持续性发作,很少自愈。神经系统检查一般无阳性体征,患者主要表现因恐惧疼痛不敢洗脸、刷牙、进食,面部口腔卫生差、面色憔悴、情绪低落。
典型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根据疼痛发作部位、性质、面部扳机点及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不难确诊。针对治疗方法,首选药物治疗,无效或失效时选用其他疗法。药物可选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氯硝西泮或辅用大剂量维生素B12。服药无效可试行无水乙醇或甘油封闭三叉神经分支或半月神经节,破坏感觉神经细胞,可达止痛效果。不良反应为注射区面部感觉缺失。或者是选用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止痛效果确切,但可出现听力减退、气栓及滑车、展、面神经暂时性麻痹等并发症。公开号CN103301294A(申请号201310280379.1)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它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制成:龙脷叶、菥蓂、大黄、大青叶、虎杖、紫花前胡、马齿苋、黄连、三白草、没药、余甘子、薄荷、翻白草、翼首草、土鳖虫、骨碎补、全蝎、暴马子皮、小通草、丁香、木棉花、乌梢蛇、小驳骨、黄柏、川芎、升麻、闹羊花、白芷、羌活、绵萆薢、白鲜皮、连翘、杠板归、胡芦巴和荔枝核。公开号CN103585417A(申请号201310586682.4)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药剂,它是由下列原料药按重量份计制成:一枝旗10份、十八症15份、栾华15份、大尾摇20份、雨韭10份、虾子花10份、十两叶5份、红筷子15份、水蔓青15份、铁扫竹10份、黑点草15份和丁癸草10份。公开号CN101623404A(申请号200910065763.3)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主要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川穹10-30份、僵蚕10-30份、石菖蒲10-30份、白附子6-25份、白芷6-25份、细辛2-15份。
总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不明,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现今治疗方法虽然不少,但均不理想,目前还没有彻底根治的疗法,中医治疗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的特点,并且它采用较为常见的中药材成本低廉,无经济负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取下列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材料制备而成:牡蛎22-36;甘草5-9;红花6-12;藁本6-15;一叶萩6-12;细辛2-6;生石膏18-28;防风8-12;全蝎3-6;蜈蚣4-6;丹参20-40;石决明3-6;赤芍12-22;地龙6-9;夏枯草5-12;制桃仁5-15;羌活6-12;野菊4-12;白芷6-16;钩藤5-15;炒枣仁12-22;罗布麻5-9;茯苓8-16;益母草25-35;泽兰10-20;红景天6-9。
优选方案为:牡蛎28-30;甘草6-8;红花8-10;藁本9-12;一叶萩8-10;细辛3-5;生石膏22-24;防风9-11;全蝎4-5;蜈蚣4-6;丹参28-32;石决明4-5;赤芍15-19;地龙7-8;夏枯草7-10;制桃仁9-11;羌活8-10;野菊7-9;白芷10-12;钩藤9-11;炒枣仁15-19;罗布麻6-8;茯苓11-13;益母草28-32;泽兰14-16;红景天7-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士远,未经张士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121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稀土强磁产品的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小锥度后盘的压紧成型工装